下台如死刑,陳水扁對退場機制蚩之以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9-22 11:13:19  


陳水扁訪宜蘭,比挺扁手勢。
  中評社香港9月22日電/有人戲稱,要陳水扁下台,等於是宣判他的死刑,而交出“組閣”權,則是無期徒刑。而陳水扁真正要的,是緩刑或甚至脫罪。東森新聞報道,這樣大的落差,怎麼可能會有交集?由此來看,幾乎適用所有“阿扁不下台”的政治性思考。 
 
  報道說,不可否認,倒扁靜坐的性質確實與過去有所不同,非政黨或個人,甚至是由施明德有能力發動的群眾運動,大家是有反貪腐的共同理念,倒扁靜坐現場也幾乎看不到愛國同心會的成員,換句話說,倒扁運動開拓了一個新的消費者市場,而非像過去由政黨發起的抗議活動,都是一些重複性質高的老顧客群。 

  民進黨擬以憲改換下台,不管是憲改還是扁下台,這個傳言兩週前被嗤之以鼻,但憲改現在卻再度成為焦點話題。不僅是民進黨,包括施明德與許多憲政學者也都主張內閣制,雖然普遍有共識,但修憲會遇到很多執行上的困難,藍營考量夾帶法理台獨的風險性存在,幾乎不贊成修憲,綠營的台聯則傾向制憲,修憲的機會也是趨近於零。 

  藍營人士認為,內閣制與陳水扁下不下台是不相干的兩回事,不能混為一談,必須脫鉤處理。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更明確指出,內閣制與陳水扁下台會有結果上的相互影響,但卻不能以此為前提,作為交換條件;換句話說,台灣未來可推行內閣制,讓“元首”虛位化,“在位等於下台”,避免再出現下一個陳水扁的例子,但不能為了虛位陳水扁,而拿來當成交換扁不下台的政治籌碼。 

  是否意味藍營支持修憲改成內閣制?宋楚瑜表示,憲改是個禁忌,也是個敏感的議題,就實際執行面上也有兩個地雷,一是席次問題,另一則是夾帶法理台獨,因此,他並不贊成進行憲改,他輾轉得知,施明德也傾向不贊同修改憲法的前言。 

  報道說,吊詭的是,為了解決台灣目前的政局亂象,街頭、司法都無解,最終必須回到立法院的談判桌上,然而,談判的代表又是朝野各黨立委,立委擁有當事人又是關係人,同時身兼被害者與受害者的複雜身分,宋楚瑜坦言,這的確是個難解的習題。 

  為了陳水扁的退場機制,朝野絞盡腦汁,不過,陳水扁從來也沒曾諾或是鬆口說過,只要有他能接受的退場機制,他就會選擇下台,都不過是朝野一廂情願的想法罷了。 


    相關專題: 陳水扁負隅頑抗 台灣政局動蕩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