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台新購導彈 圖確保“空中生命線”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07 20:42:31  


美軍正在裝檢“小牛空對地飛彈”。(資料圖)

  台軍反艦導彈主要有“魚叉”、“小牛”與“雄風”三類,其中“魚叉”反艦導彈有空艦和艦艦兩個型號,“雄風”-1有艦艦和岸艦兩個型號,“雄風”-2有空艦、艦艦和岸艦三個型號。

  從美國引進的“小牛”空對地導彈有AGM-65B和AGM-65G兩型。後者採用紅外制導,可以進行超視距攻擊並且可以“發射後不管”,此次美擬向台出售的就是這種型號。除掛載在F-16上外,“小牛”導彈還可供IDF飛機使用,可以充分發揮後者低空飛行性能較佳的特點,執行反艦任務。

  試圖確保“空中生命線”

  台軍方大量添置AIM-120C和AGM-65G,顯然是為了提升制空作戰能力和對地攻擊能力。

  台軍方一直將空軍視為“安全生命線”,認為制空作戰能力將決定戰爭的勝負。儘管台制空武器已經比較先進,但台軍並不滿足。因為“麻雀”中程空對空導彈不具備超視距發射後不管和多目標攻擊能力,“響尾蛇”為近程空對空導彈,採用紅外制導,易受干擾,一定程度上制約了F-16充分發揮其作戰潛力。

  為改變這一局面,台軍在2000年花費1.5億美元購買了200枚採用主動雷達制導的AIM-120C先進中程空對空導彈,此次又打算增購200多枚該型導彈,以期利用這種美海、空軍聯合研製的第四代先進空對空導彈,提高台空戰武器的全天候、超視距作戰能力和“發射後不管”與多目標攻擊能力,奪取空中優勢。

  但也應看到,儘管台軍擁有或即將擁有許多先進的空空或空對地導彈,但台畢竟面積狹小,經濟實力有限,先進武器裝備的規模受到限制。加之這些裝備品種多、型號雜,維護保障裝備繁雜,易於出現使用和維護問題,這也將影響其作戰性能的發揮。(來源:國際先驅導報)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