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定位決定戰爭勝負 美軍打仗一刻也離不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2-12 11:16:55  


駐伊美軍士兵裝備的GPS12衛星定位手持機。(資料圖)
  中國成功發射第四顆北斗導航衛星後,美國一些媒體和政客誣衊北斗導航系統完全為軍事服務。而實際上,正是美軍依仗衛星定位系統,在全球沒完沒了地打仗。   

  衛星定位決定戰爭勝負 美軍打仗一刻也離不開 

  衛星應用於軍事並不新奇,但衛星能在實戰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乃至改變現代戰爭的作戰樣式,則是在它開發出了可靠、高效的導航定位功能之後。 

  美軍近年頻頻對外用兵,GPS都立下了汗馬功勞。從一定程度上講,美軍也正是仰仗衛星導航系統,才得以在全球範圍到處打仗。 

  科索沃戰爭中,空襲所用導彈和炸彈大多是GPS制導,大大提高了命中精度,飛機投放武器的距離也更遠,使載機更加安全。另外像B-2戰略隱形轟炸機,本身就採用了GPS進行導航定位。美軍首次在實戰中應用GPS定位系統,便取得了良好效果。 

  海灣戰爭中,美軍將GPS接收機安裝在裝甲車和直升機上,還使用了一萬多個只有香煙盒那麼大的“斯巴藤”GPS接收機,可以裝在口袋中,不用嚮導部隊也不會迷失方向。 

  據稱,多國部隊也正是通過GPS系統提供的精確位置計算等情報後,才迂回繞過伊拉克共和國衛隊,直插前方薄弱環節,形成前後夾擊態勢。海灣戰爭後,在科威特的掃雷人員廣泛使用了GPS設備來測定雷場,它能將地雷的位置精確到一平方米以內。在戰場內,共清掃了175萬顆雷、彈,創造了現代戰場掃雷的一大奇跡。 

  “戰斧”巡航導彈,也是沾了衛星導航系統的光,才得以如此風光。現在“戰斧”已經改用GPS作為制導方式,不僅將導彈發射的準備時間縮短到幾十分鐘,並真正實現“發射後不管”。 

  另外,衛星導航系統對特種作戰也意義重大。由於它具備全天候地連續、隱蔽定位的優點,尤其是一次定位時間僅需幾秒到十幾秒,並且使用者不需發射任何電磁信號、只要接收衛星導航信號即可。因此,特種作戰部隊無需無線電靜默就已部分地保持了與指揮機構的聯繫,無需呼叫就可以獲得戰術支援,並且可以隨著戰場變化隨時確認理想的行動路徑。 

  GPS系統獨霸全球 美軍可用其威脅別國 

  1957年,蘇聯第一顆人造衛星升空後,美國研究人員偶然發現,衛星所發出的電波具有定位功能。 

  1960年,美國第一顆導航衛星“子午儀”升空,開始了導航衛星的新時代,但在後來使用中暴露出很多弱點。1973年,美調集陸海空三軍力量,開始研製全球定位系統GPS,經過20年的不斷完善,耗資200億美元後,該系統終於在1994年全面建成。 

  據介紹,GPS系統由空間部分、地面控制部分和用戶接收設備三部分組成。空間部分由21顆GPS衛星和3顆備份衛星組成,在地球上的任何地點、任何時間,都可以通過接收機同時收到來自4顆衛星的信號;共有5個監測站來跟蹤監測每顆衛星的軌道運行情況,並將有關資訊發回到控制中心進行處理;用戶接收部分,即GPS接收器,用來接收衛星發出的位置、時間等信號。GPS所以能進行定位,是通過測定由3顆衛星發出的信號至測定點接收到信號所需要的時間,計算出測定點到3顆衛星的距離,再根據各衛星當時所處的位置資訊,就可計算出測定點的經緯度。 

  據悉,GPS系統衛星都裝有30萬年內誤差不超過一秒的原子鐘,分別以粗碼和精碼連續不斷地向地球發送時間和位置資訊。其中,粗碼供民用,精碼提供給軍方使用。精碼一次定位精度為15平方米,經過多次定位,其精度可達一平方米以內,可用于向陸地上的部隊、裝甲車和火炮提供精確的位置,為海上的艦艇、海港領航員和空中的飛機導航,還可為太空中的航天器和導彈提供精確的位置。 

  據悉,GPS目前為世界各國所採用,美國從中賺取了巨額利潤。但是,為防範某些國家軍隊利用GPS威脅美國,美國只向外國提供低精度的衛星信號,對美軍則提供最精確的信號。於是,一旦需要,美國可隨時切斷向某些國家發送的信號,使這些國家的飛機、艦船等陷於“癱瘓”。(來源:國際線上-世界新聞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