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德為磁浮列車火災爭吵 對誰有好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8-26 14:14:13  


  中評社香港8月26日電/一場突如其來的火災,把被譽為“上海速度”的磁浮線,再度推向中德業界爭執的焦點。當日,看著龍陽線高架上冒著黑煙,有氣無力地趴著的磁浮列車,記者就曾想,德國方面會如何看待和處理這件倒霉透頂的事呢? 

  據大公報報道,今年以來,中德之間關於磁浮問題的爭議一直不斷。先是德國總理默克爾五月底訪華前公開表示“德國的磁浮技術不會白給中國”,給不少寄希望德國轉讓磁浮技術的人潑了一盆冷水。接著德方又疑神疑鬼地猜測,中國在“盜竊德國的磁浮技術”;一波未平,再來一波,關於上海磁浮列車失火原因的結論,中德雙方又起分歧。 

  德國的態度,被很多人看成是決定滬杭磁浮命運的關鍵因素。 

  顯然,從生意角度看,德國人對上海磁浮線延伸已然是“箭在弦上”這一點心知肚明。即將在二零一零年舉辦的上海世博會,需要這樣一條快速交通線路運載周邊觀眾。從長遠處看,長三角地區的聯動,也有賴包括磁浮線在內的更多樣交通設施提供保障。更重要的是,現長三十公里的上海磁浮線自建成一來,一直被指是在燒錢運營。對此,記者曾採訪過多位城市規劃、軌道交通專家,他們一致認為,虧本的主要原因在於線路過短,其作為交通工具的價值沒有真正體現出來。故從磁浮本身運營的角度來考慮,延伸也是扭虧的主要出路之一。 

  也許德國人會想,這時候表現得強硬一些,能夠拿中國一把。事實也是如此,在某種情況下,中國在要求德方技術轉讓問題上做一些讓步是可能的,但是此處所得,可能就是他處所失,從長遠看德國也得想想是否划得來。在這個問題上力推大眾汽車進中國的科爾先生,和向中國打開磁浮之門的施萊德先生都是很清醒的。 

  磁浮作為一項先進科技,中國人不可能永遠跟著德國人走。且不說當今世界掌握磁浮技術的已不止德國一家,光考慮到鼓勵本國自主創新的因素,中國也該對國人自主研發的磁浮技術抱有充分的信心,給予更多的鼓勵。事實上中國自主開發的永磁懸浮技術已經在大連進入應用階段,從試驗結果看與德國和日本的磁浮技術相比,中國的永磁列車還具有浮力更強、節能、運行更加平穩等優點,也就是說在這幾個主要指標方面,中國一點也不落後。對此德國同行們有一點酸溜溜的,甚至放言中國可能“剽竊了我們的技術”。 

  先進技術和發明是不能保存在酒精瓶裡的,你不用別人會向你買來用,你不賣自有人賣或是自主發明。從歷史角度看,德國人是有過教訓的,1897年賓士先生發明了汽車,與磁浮一樣,德國並未首先享受到這項發明的成果,甚至根本沒有看到它的巨大商業前景,而是讓美國人在商品化、標準化上搶了先。 

  再先進的東西也免不了出故障。上海磁浮一把火,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只是中德合作過程中的一個小插曲。重要的還是下一步怎麼愉快地合作。大家為起火原因爭吵一番也在情理之中,但爭吵不要傷了和氣,技術優勢的一方不可有奇貨可居的心態,技術應用的一方也要尊重別人的意見。雖然默克爾夫人認為友情與生意相比,生意更重要,但中國似乎並不太介意,中國還是想把這單生意做得更長久,這就是合作的基礎,德國人得看到這一點才好。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