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島爭端難解 韓轉守為攻海上調查一箭三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20 10:39:16  


7月2日晚,韓國“海洋2000”號海洋調查船從東南部的釜山港啟程,前往獨島附近海域進行海流調查。新華社
  7月3日~5日,韓國政府派出海洋調查船前往獨島(日本稱竹島)附近海域進行了一次海洋調查。由於韓日兩國都聲稱對附近海域擁有專屬經濟權,日本對韓國的這次調查表達了強烈的抗議,並派出艦艇跟蹤和監視韓國船隻。這是韓日兩國今年以來在日本海(韓國稱東海)圍繞領土和海權的又一次面對面較量。 

  獨島問題爭端難解 

  韓日兩國作為鄰國,有著密切的經濟往來,又同是美國的軍事和政治盟國,與美國構成所謂的“東北亞鐵三角”。但兩國卻不惜損害雙邊關係,在獨島問題上反復較量,其原因就在於獨島背後所蘊藏的巨大利益。 

  由於地質構造的原因,朝鮮半島以東海域島嶼屈指可數,獨島的歸屬關係到200公里海上專屬經濟區的劃分。對於韓日兩個鄰國來說,獨島的去留意味著周邊幾十萬平方公里海域的專屬經濟權的得失,因此雙方都不甘在這一問題上退讓。 

  不僅如此,位於韓國鬱陵島和日本隱歧島之間的獨島,還是韓國東部沿海向東南方向最突出的島嶼,在軍事上具有特殊的戰略意義。歷史上,日本在日俄戰爭期間曾派兵進駐獨島。作為監視沙俄海軍動向的前哨基地,獨島為1905年日本在對馬海戰中殲滅俄艦隊立下了汗馬功勞。一旦失去對獨島的控制,韓國東海岸就會失去重要的戰略屏障,門戶大開。 

  在國際關係中,領土糾紛本身就是敏感問題,再加上韓日之間的歷史糾葛,更使得獨島問題的解決難上加難。獨島雖小,但卻能對韓日兩國國民感情和政治走向起到重大影響,因此,兩國領導人在獨島問題上只能採取慎之又慎的態度,很難向對方讓步,這也是獨島問題難以解決的原因。 

  韓國轉守為攻 

  本次韓國實施的海上調查,是韓國在獨島問題上的一次主動出擊,也是對4月日本企圖在獨島附近實施海上勘測的一次回應。 

  韓國以往一直實施保持實際控制,儘量避免獨島問題升級的“安靜外交”策略。而日本則通過各種“攪局”手段使獨島問題國際化、爭端化,為日本對獨島的領土要求製造輿論,再伺機混水模魚,謀求利益。 

  4月,日本在得知韓國準備于6月底向國際海事組織申請將上世紀70年代日本在獨島附近海域測繪後申報的日本式海底地名改為韓國式地名後,宣佈將對獨島附近海域進行海洋勘測,以遏制韓國的更名計劃。 

  日本的計劃被韓國認為是赤裸裸的挑釁,引發了韓日的激烈對抗,幾乎造成海上對峙。儘管最終兩國通過外交手段達成妥協,日本取消勘測計劃,韓國暫緩提出更名申請,但這一事件使韓國政府認識到,在日本咄咄逼人的戰術面前,有必要改變策略。 

  此後,韓國政府在獨島問題上一改以往的“安靜”外交,轉而採取攻勢。盧武鉉發表了措辭強硬的講話;外交部門展開各種國際宣傳和遊說,宣示韓國對獨島的主權;政府成立了專門委員會,負責獨島事務,並制定耗資3600多萬美元的獨島周邊資源開發計劃。 

  尤其值得矚目的是,韓國提出,獨島是韓國領土,因此有必要修正韓日以韓國鬱陵島和日本隱歧島為基準劃分的所謂“中間線”,改為以獨島和隱歧島中間線劃分。鬱陵島和獨島距離大約90公里,獨島與隱歧島距離大約160公里,如果韓國的主張得以實現,那麼韓日間長期保持默契的海上中間線將一舉向日方推進55公里左右。 

  6月,韓日之間重啟中斷多年的海上專屬經濟區談判。由於分歧明顯,會談最終未能取得進展。雙方商定9月再次磋商,但都對下一輪談判不感樂觀。 

  7月的韓國海上調查,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進行的。

  海上調查一箭三雕 

  韓國為這次海上調查進行了精心準備,起到了一箭三雕的作用。 

  首先,韓國一直有計劃對獨島周邊水域進行開發,但苦於缺乏最新的海洋水文資料。這次韓國派出了調查船,對獨島附近水域的海流、鹽度、水文和地貌展開了科學調查,這將為韓國今後的開發取得第一手資料。 

  其次,韓國總統盧武鉉發表講話,稱韓國對獨島的主權不容置疑,獨島附近水域屬於韓國專屬經濟區。本次韓國完成對獨島附近水域的海上調查,實際上是在向國際社會表明,韓國有決心,也有能力行使自己的主權。 

  第三,通過海上調查,試探日本在獨島問題及專屬經濟區問題上的底線,陷日本于既不能不管又管不了的兩難境地,凸顯韓國在獨島問題上的優勢地位,向日本施加壓力。 

  為了保障這次調查的順利進行,韓國政府可謂煞費苦心。 

  從6月1日開始,韓國政府就高調宣佈了這次調查計劃,在國際上製造了聲勢,爭取了國內的民眾支持。在日本反復抗議和威脅派船攔截韓國調查船之後,韓國政府於7月2日晚宣佈,調查船“海洋-2000”號已從釜山出航,從3日起開始實施為期12天的海上調查計劃,並再次拒絕了日本提出的取消調查的要求,顯示出韓國政府的堅定立場。 

  調查船從釜山港口到獨島最多需要10小時航程,但是負責調查的海洋水產部卻制訂了為期12天的調查計劃,而且通過媒體公佈了一個極其曲折的航海路線圖,為調查船進入爭端水域留出了極其充裕的餘地,保持了靈活性。 

  同時,韓國強調調查純屬“科學範疇”,而且不會超越長期以來韓日間保持默契的鬱陵島-隱歧島海上“中間線”,這也為日本方面設置了難題,令日方感到很難下手。 

  韓日都在保持克制 

  為了給“海洋-2000號”護航,負責海上安全和邊防事務的韓國海洋員警廳不但派出了韓國噸位最大、裝備最好的5000噸級主力海警艦“三峰號”,還在獨島附近增配了7~8艘艦艇隨時待命,做好了應付包括“最壞狀況”在內的各種準備。 

  7月5日上午7點左右,調查船在“三峰號”的護衛下進入了獨島附近海域展開測量。日方發現後,派出海上保安廳的一艘
巡邏艦跟蹤,並通過無線電向調查船交涉,稱其已進入日本海上專屬經濟區,要求其離開。而韓國則出動了至少兩艘海警艦和一架飛機監視日艦,並要求日方停止干擾。 

  雙方的跟蹤和監視行動隨著調查船在下午2點完成測量退出爭議水域而結束。在此過程中,日艦在韓國艦艇的警戒下始終保持著與測量船的距離,但是也沒有放棄通過通訊要求韓國調查船離開。 

  7月5日晚,韓國政府宣佈調查船已經順利結束調查,返回釜山,大大縮短了原定12天的調查計畫。而日方報導則稱,韓國船隻在日方的反復警告下離開了爭議水域。 

  從這次調查中韓日雙方的表現可以看出,在獨島問題上,兩國都有所克制,不願意爆發武力衝突,惡化兩國關係。在整個調查過程中,日方只派出了一艘艦艇進行口頭警告,並未採取過激行動,而韓國也在匆匆完成調查後見好就收。 

  作為近鄰,韓日在經濟上聯繫緊密,在政治、軍事上也都是美國在東亞的盟友,在地區安全等領域也存在諸多合作,這決定了兩國很難在獨島問題上大打出手。但由於獨島背後關係到巨大的經濟和海洋權益,又牽涉到國民感情和領土問題,所以韓日哪一方都無法妥協讓步。可見,解決爭端將是一個曠日持久的複雜過程。(來源:《環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