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世界日報:及時制止戰爭,體現全球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23 09:47:31  


  中評社香港7月23日電/泰國《世界日報》22日發表題為“及時制止戰爭流血,體現全球化的意義”的社論,指出在以色列、黎巴嫩之間戰火紛飛的硝煙中,西方八國峰會落下了帷幕。本來1場全球大國領袖,包括西方國家以及當今發展最快的新興大國領袖們的“政治大秀”,結果被以黎衝突搶去了風頭,他們只能感歎“時機不對”。但是,往深裡思考,這個現象的背後,卻昭然揭示出當今國際政治秩序的不穩定,以及全球化過程中隱藏的重大危機。

  社論指出,毫無疑問,中東地區雖然地方不大,但由於是世界能源的中心,也是世界政治、種族、宗教衝突的發源地,可謂是人類生存的命脈之地,有牽一髮動全身的作用,以色列在與哈瑪斯動武的同時,又與黎巴嫩兵戎相見,背後又有直言希望消滅以色列的伊朗和敘利亞的“黑手攪動”,當然引發中東是否會爆發全面戰爭的疑慮,反應最敏感的油價和金價的急劇波動正好證明形勢不容樂觀。但是,在爆發這場牽動全球的區域危機時,全球的大國領袖和聯合國的秘書長也正好在聖彼得堡舉行峰會,本來應該有即刻制止衝突的良機和能力,但事實證明,他們無法立刻解決問題。導致1邊大國領袖們在發表要求真主黨釋放被扣押以軍士兵,以色列則停止進攻黎巴嫩的空洞聲明,1邊交戰雙方繼續在發射奪命的飛彈火箭,這真是當今世界絕妙而又血淋淋的諷刺畫面。

  不僅僅如此,當六大國協定要求伊朗放棄濃縮鈾活動,並提出了最後的期限,德黑蘭全然不理;當聯合國安理會發表溫和決議要求北韓停止飛彈試射,平壤發表強硬聲明加以拒絕,對此,整個國際社會束手無策。這到底算是哪門子的國際秩序?人們當然要問:全球化之下的區域安全和世界和平到底應該如何來維持?美國一霸獨斷,悍然當世界警察,動輒發動戰爭,這樣的方法,全球共憤,其實踐在伊拉克已經完全失敗,布希也成為最不受歡迎的美國總統,白宮也只能改變立場;大國外交,涵蓋美俄德法英中等當今世界數1數2的大國強國,人家也不買賬;聯合國,作為今天最大最有權威的世界組織,開會討論,形成決議,但當事小國將其視為一紙空文,而聯合國也沒有強力執行決議的武力架構。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難道人類真的無法接受過去的歷史教訓,要再次讓區域衝突演變成世界大戰,甚至核戰爭,把地球毀滅得差不多了,才能幡然猛醒? 

  社論表示,在冷戰的時代,兩大陣營對壘,黑白分明,美蘇兩大國操縱世界局勢。區域戰爭,其實就是美蘇兩大國的代理戰爭,打的時候猛打,但華盛頓、莫斯科要停的時候,也就嘎然而止,因為雙方都不願意打破彼此的恐怖平衡。當然,這種以意識形態劃分陣營的國際秩序充滿了不公平和奴役的成分,隨著蘇聯帝國的崩解而壽終正寢,這是歷史的必然。但是,全球化帶來的國際政治秩序的重組也遲遲難以達成,背後的主要原因是各國自主崛起帶來的區域摩擦之外,大國之間仍然是“以我為主,勾心鬥角”,導致區域政治和安全出現“相對權力真空”的狀態,再加上全球能源和環境的危機,今天世界面臨的複雜局面和挑戰絕對不亞於冷戰時期,區域的衝突極有可能將大國拖入一場不情願的世界大戰之中。

  當然,在以色列、黎巴嫩仍然處於戰火之中,平民百姓正在流血犧牲,各國撤僑1片混亂之際,不必清談如何重建國際政治秩序的大問題,當務之急還是要設法讓以黎真正停火。英國首相布萊爾和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呼籲,安理會應該考慮採取切實措施制止中東局勢升級,其中包括向黎巴嫩南部派遣1支國際部隊。應該說,這是解決目前危機的1個可行辦法,但是,由於以色列不願意自己的行動被掣肘,而美國又支持以色列,導致這個建議最終還是無法實現,這就重演了之前中國反對美日制裁北韓的鬧劇。由此可見,區域衝突不能及時制止,小國危機不能及時排除,背後的重大理由還是大國的明爭暗鬥。只是,在全球化的新形勢下,1場戰爭和區域安全的危機,最後不可能有真正的贏家,大家都是輸家。因此,各方必須審慎度勢,不要一意孤行,大國也必須跳脫狹隘的1國戰略利益的考量,全面支持聯合國的共同協定,誰違背了協定,不管是伊朗北韓,還是以色列,都要加以制裁處罰。全球化有共同的遊戲規則,人權生命也有普遍的原則,大國帶頭奉行,小國也就無法誤判形勢,見縫插針。當務之急,就是制止戰爭,制止流血。 


    相關專題: 黎以開戰 中東危機升級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