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計政治利害:扁若真下台了,對誰有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01 21:49:04  


  中評社香港6月1日電/中國時報分析文章說,陳水扁一家的弊案烈火燒不盡,竟也波及國民黨主席馬英九。這幾天為了是否推動罷免案,巨大壓力湧向馬英九,儘管國民黨幕僚與策士都告訴馬,扁下台對馬比較有利;但是馬的個性和很多政治考量,讓他還是決定先按兵不動。 

  國民黨高層心知肚明,目前政治態勢,陳水扁的去留,絕對牽動二○○八年大選。目前最希望扁留的人是蘇貞昌,因為蘇可以迅速補位扁喪失權威後的權力真空,而且未來兩年選民也會將扁蘇切割看待;如果扁下台,呂秀蓮繼位,謝也會趁隙奮起,反而對蘇不利。 

  依此邏輯,扁留對蘇有利,扁去則對馬大大有利。第一,扁只要下台,民進黨一定形勢大亂,天王並起,呂蘇相抗衡,由於藍綠陣營在“總統”一局各有五五波實力,勝負關鍵在於兩營內部是否凝聚,因此只要民進黨內部大亂,國民黨就先贏了一半。 

  第二,扁下台代表民進黨政權的徹底失敗,民眾在二○○八年已有裁判,加上綠天王惡鬥難避免,馬與國民黨則可以逸待勞。 

  雖然知道形勢如此,但馬英九卻決定對罷免案踩煞車,即使宋楚瑜以此相逼、連戰頗有微詞,他也不動如山。馬此一決定,最核心的原因當然是罷免案無法“一刀斃命”,冗長的過程反會讓韌性十足的陳水扁起死回生。 

  再來是馬英九的性格,他堅持一定要陳水扁夫婦明確涉案,才能提罷免,這是他的法律人性格使然;沒有“違法”,馬總是覺得“師出無名”。加上馬不希望因為推動罷免,激起藍綠對決,等於二○○八年大選提前開打,反而讓第一家庭弊案遭模糊,甚至轉移焦點。 

  但是馬英九的政治考量,卻被義憤填膺的泛藍群眾視為“軟弱”,這是政治精算的兩難;畢竟人民希望有強而有力的反對黨,能夠適時有所發揮,就像鄰近的泰國總理、韓國總統家族涉及貪汙案,都是強大的民氣與有力的在野黨,才能迫使領導人請辭或退黨。馬英九考慮太多,反而讓人覺得算計二○○八年的成分,多於對人民利益的考量。 

  而且馬英九堅持的“涉案”說,也是弄錯了“罷免”和“彈劾”的不同:前者是政治性,後者是法律性。罷免案是政治動作,是民意機關對“總統”的不信任,所以最終要由人民裁判,和彈劾案由憲法法庭審理不同。馬英九錙銖計較法律面,忽略了罷免的本質是政治動作,也難怪會引起“是政治家還是書記官”之譏。 

  陳水扁的去留,最後還是要看相關弊案能否證實第一夫人,甚至他本人確實涉案。在此之前的“煎熬期”,就是對朝野政治天王的考驗;蘇成功以“鞏固領導中心”站上了戰略優位,馬卻被罷免案弄得進退維谷,兩人的政治性格與手腕,在過程中都被瞧得一清二楚。 


    相關專題: 政治計謀 陳水扁聲稱交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