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東亞積極進行整合,台灣怎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5-12-15 10:16:48  


  中評社香港12月15日電╱台灣《經濟日報》今日社論說,第九次東協十加三(東協十國加中國大陸、南韓與日本)領導人會議,已於本周一(12月12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並發表「吉隆坡宣言」,確認在東亞經濟一體化的目標下,今後將以東協十國加中、日、韓三國為主導,另外再加上印度、澳洲、紐西蘭等的高峰會則起補助作用。顯然東協與中國大陸的立場,在此次「東協十加三」領導人會議中站了上風。

  社論說,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簡稱東協,於1990年代初期設立,自1996年中國大陸與東協建立全面對話夥伴關係後,即運用東協的「十加三」與「十加一」(即東協十國加中共)合作機制,擴大在東亞的影響力。中共於2002年領先日、韓,與東協簽署「中國大陸─東協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確定2010年建立「中國大陸─東協自由貿易區」。去年11月底雙方在寮國首都永珍的「十加一」領導人會議中,進一步簽署「中國大陸─東協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貨物貿易協議」,承諾五年內逐步取消大部分貨物進口關稅,象徵東協與大陸的「十加一」自由貿易區的進程全面啟動。但對東協十加六的「東亞高峰會議」,中共則主張應是「十加三」的延伸,一切應由後者為主導。

  社論指出,首當其衝的是日本;日本為不使其在東亞領導地位失去,並扮演美國代言人的角色,希望能在「東亞峰會」上展現日本與美國的利益,同時也阻撓中國大陸成為東亞政治、經濟的主導力量,乃積極將親美的澳洲、紐西蘭與南方的印度拉入。雖遭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地極力反對(他為東協原始創辦人,其成立東協目的之一,即是將美國勢力排除在東亞之外);但輪值此次會議的主辦國馬來西亞現任總理阿布都拉,基於務實考慮,也得罪不起美國,終於勉強同意。因此東協除「十加一」、「十加三」外,再來一個「十加六」的「東亞高峰會」,藉此稀釋中國大陸的影響力。不過自此次東協十加三「吉隆坡宣言」觀之,顯示日本的計謀並未得逞。

  中國大陸主張在此次東協十加三領導人會議中能被接受,除中共總理溫家寶在會議中演講指出,中共選擇和平發展的道路,與東亞合作的目的在睦鄰、安鄰與富鄰,並具體提到對東協各國的資金、技術與市場等方面的援助項目與金額外;早在上次亞洲金融危機中堅持人民幣不貶值,使危機未再擴大,並在加入WTO後開放國內市場,大幅增加進口,尤其自東協十國進口從1999年的149億美元,2004年驟增至630億美元,五年間增加3.2倍,平均每年增加33.4%,帶動東協十國出口的大幅增加;而且2004年對中共出超達200億美元,成為東協十國外匯收入的最大來源國。再就東協五大國(新、泰、馬、菲與印尼)對中、日出口的消長來看,1997年該五國對日出口高占該五國總出口的13.1%,2004年卻降為12.1%;但對大陸包括香港的出口同期間占總出口的比重,則自9.7%,躍升為15.2%。顯然,中國大陸對促進東協重要國家早日脫離亞洲金融危機的陰霾,貢獻甚大;而且中共在東協國家中的重要性,漸凌駕日本之上,其端倪已現。

  此次東協十加三的「吉隆坡宣言」,可說是中國大陸已贏得主導東亞政經整合發展領導地位的第一回合,今後的進一步發展雖問題很多,但中共可運用其主導地位,左右甚或支配東亞整合議程,排除對其任何不利的議題,應無庸質疑。

  社論認為,此形勢對排除於東亞整合之外的台灣,尤為不利。大陸堅定地謀求與全球經濟整合,並積極推動東協與中國大陸的自由貿易區,2010年即將形成;雖因東協出口產品與台灣產品層次不同,影響不大;但接踵而至的東協十加三自由貿易區,將日、韓加入,則對台灣將是極為嚴重的傷害。

  社論呼籲,若政府不能及早採取有效對策,島內企業眼看無望的壓力下,祇有大量出走到大陸與東南亞投資,以免固守台灣坐以待斃。屆時台灣經濟將提早空洞化與邊緣化。三合一選舉已經落幕,應是執政當局考慮台灣未來中長期經濟發展的關鍵時刻。究應如何因應,正考驗著台灣領導人的智慧。  


    相關專題: 溫家寶總理出訪歐亞五國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