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百元是對扁的不信任公投 要贏是一場硬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8-18 08:34:32  


  中評社香港8月18日電/台灣聯合報今日發表社論說,四天的時間,湧進六千五百七十萬元,施明德發起的倒扁運動,已呈排山倒海之勢。當“你匯了嗎”變成民眾的新問候語,陳水扁應該清楚,這是他必須面對凱達格蘭大道上憤怒群眾的時候了。

  推促民眾走向郵局的,未必全是施明德的魅力,而是民間對掌權者貪瀆無能的憎惡已到忍無可忍的地步。既然陳水扁家族有恃無恐,既然執政黨無意自我反省,既然“憲政”設計不給人民發言的空間,民眾只好自尋管道表達抗議。聲援這次“倒扁運動”,等於一百元投一張反對票,這是民眾最直接、也最有力的反對運動。 

  社論說,比起親綠學者的七一五倒扁聲明,這次倒扁行動之所以更能凝聚人氣,主要原因有三:一,主要發起人雖具有綠色淵源,卻不將行動囿限於特定色彩,而直接訴諸人民,因而能贏得跨藍綠群眾的認同。二,以“一人一百”的匯款方式來募集民意,是成功的動員策略,具有平民訴求,又符合民主參與精神。三,兩階段的動員設計,先捐款、後上街,先召喚認同,再發動上街,更能有效累積民間能量。

  這並不是說親綠學者的倒扁行動毫無作用,而是說不同的群體在不同戰場各有表現。親綠學者的行動雖止於論述,但他們的道德呼籲,對被過度工具化的本土政權神話給予當頭棒喝,某種程度上破解了綠營基本盤對陳水扁一廂情願的信任。在這個基礎上,施明德憑著他長年的革命光環和理想主義,站上超越藍綠的高度,才能引起熱烈的回響。

  社論指出,三個帳戶募款中,有七成五的匯款集中在郵局,我們不難想像,響應倒扁行動的民眾分布有多廣、多麼草根。不相識的人在郵局相遇,會熱心為對方背出帳號,相識的朋友會以“你匯了沒”彼此問候;這種場景,就像同志在革命前夕以“通關密語”傳遞訊息。這波匯款運動的洶洶能量,已預告了下一波“總統府”前的倒扁抗爭將提前到來。

  社論認為,經過歷史性的政黨輪替,台灣的民主政治最終仍不免要走上群眾街頭抗爭的路,其實也是極其無奈的事。如果執政者只是無能,民眾也許會自嘆識人不清,而不會有如此深沉的民怨。但現在是掌權者無能、貪腐,復加傲慢,不僅毫無悔意,甚且不惜挾持整個執政黨以硬拗手段“損台灣,利自己”。面對台灣日益沉淪,人民如果不起而自救,而毫無抵抗地繼續任君擺布,台灣將伊于胡底?

  從這個角度看,這波匯款運動不僅是倒扁行動的暖身賽,同時也是台灣人民的自救行動。大家要搶救的,是被不義政客把持的政府機器,以及被貪瀆領導人腐蝕的台灣民主。

  更具體地說,由於“一人一百”的匯款具有其草根性及普遍性,它也可以視為人民對陳水扁的另一種“不信任投票”。 
社論舉例,兩年前陳水扁為拉抬大選選情,一手主導了“大選綁公投”,為一己之私而玩弄了人民及政府家名器。今天,民怨滔天,陳水扁支持度只剩一成許;但由於民進黨在“立法院”的杯葛,人民複決罷免扁的權利竟遭剝奪。這個被剝奪的權利,民眾不管是匯款也好、上街也罷,總要再從顢頇政府手中討回來。這也算人民對陳水扁的“防禦性公投”,防止他進一步出賣台灣民主。 

  社論指出,人民倒扁的正當性,是毋庸置疑的;但街頭抗爭能否成功,則端視民氣能集結到什麼程度。時當“國務機要費”等弊案還在司法偵審,有人認為街頭行動應該暫緩,等待司法判決;但從民主的角度看,兩者其實並不相悖。因為,領導人的道德責任和司法責任,原不應有先後之分;而且,既然扁享有絕對的刑事豁免權,人民如何期待司法在貪瀆案件上追訴陳水扁任何責任?

  此時,重要的,是民眾如何將匯款的熱情轉化為街頭行動的能量,同時對反動勢力的反撲做好因應準備。面對無賴政客,要贏回台灣的民主,將是一場硬戰。


    相關專題: 施明德倒扁 來自深綠的最大呐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