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球:台灣難以再起,關鍵何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8-04 10:48:37  


李華球:“扁、黨”要權,而在野黨忘不了權,這是台灣難以再起的關鍵所在!
  中評社香港8月4日電(作者 李華球)閱讀李登輝在台灣蘋果日報的文章,“權力的價值在解決問題”,筆者有感而發。雖然我對李先生的一些言論及作法,並不滿意,也曾經為文批評過他。但對李先生文章:“對我來說,權力最大的價值,是幫忙我們去解決問題”,李先生在這紛亂無奈的年代,提出這樣的看法,格外顯得有意義和必要。藉閱讀之感,也想來談談對於陳水扁和民進黨一些引起議論的作法。

  今年以來陸續暴露出有關陳水扁以及其一家的弊案,實在多得不勝枚舉,不用一一詳列,想必大家都已了然於心。但筆者要指出的是,之所以會造成這些弊案傳聞的原因,其實就是在權力的使用問題上。有一句話:“權力會讓人腐化”,用這句話來形容當前的“扁、黨”再恰當不過了。

  但是讓我們感到痛心的是,號稱以清廉改革起家的陳水扁,為何在短短的六年,還學不會如何“治國”,卻學會了如何過度甚或任意使用權力。這就是陳水扁對權力的認識不清以及對權力的揮霍難捨,所造成的“阿扁現象”(貪腐狡辯)。而這個現象的發生,除了陳水扁之外,民進黨也跟著被拖下去,撩下去。

  弊案不斷的湧出,社會議論紛紛,使得民進黨幾乎亂了方寸。從第十二屆“全代會”的身影,不難看出這個黨已經被陳水扁綁架了,更嚴重的是,這個黨為了要繼續生存,卻也願意陳水扁一起和稀泥,一起攪和下去,甚至於有人指出,陳水扁在親綠學者第一次記者會後,曾經考慮下台,但是民進黨許多大老反而勸陳水扁撐下去,否則扁垮黨就垮了,一切所有將化為污有,民進黨就會是個沒有明天的政黨。

  筆者這幾年因為工作的關係,認識了不少民進黨的學者專家,和他們有一些交流的機會,也多少有一些私人的情誼,印象中的民進黨,是敢於批評,敢於摘奸發伏的,也有勇氣舉發不法的。但是看看現在的民進黨,所做出來的事,相信社會的公斷和評價,民進黨人應該比誰都清楚。問題是,他們寧可苟活也不願意和扁劃清界線;更不敢振衰起敝,怕的是,斷扁就會斷權,也就是極度恐懼失去權力的無助。

  民進黨當初取得權力是不容易的,也是在意外的情況下獲得執政。正因為這個原因,反而使得民進黨初嘗權力滋味之後,卻忘了他們的理念和精神,也跟著學起以前國民黨為人詬病的種種,尤有甚者,更將國民黨的陳年老帳,拿來當做比較和歪曲的護身符,用這種比爛的步數想要來轉移視聽;麻醉死忠的執持者,這種比爛和愚民的策略,其實比國民黨以前的行為還要來得可怕。

  這都是權和利,分不清楚,糾結一起的大患,但民進黨卻敢於充耳不聞,而造成這樣的結果,除了黨自己之外,當然無氣和無力的在野黨也難辭其咎,這就是“扁、黨”要權,而在野黨忘不了權的悲哀,更是台灣難以再起的關鍵所在!

  權力來自於人民,所以在使用的同時,當然首先要想到的就是人民。因此可以清楚的知道,權力的價值,就是在於急民之苦,解民之困而已。李登輝終於透悟權力的價值所在了,當前台灣的政治人物和政黨應該追求的是什麼?答案已經很清楚了,自己看著辦吧!(作者:李華球 現職: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安組特約研究員、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 


    相關專題: 中評社專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