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報:陳水扁的權力“精神權威”已消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8-03 11:34:40  


  中評社香港8月3日電/香港文匯報今日刊登馮瑞傑文章“消失中的政權合法性”,指出日前台灣政潮在親綠人士諫言—-《民主政治與台灣認同的道德危機》連署聲明發表後,激生出又一波的巨浪。有別於之前反扁行動總有藍軍著力痕跡,而含有權謀計算的雜質;這次發軔於自家的驚世危言,確讓陳水扁政權在正當性版圖裡幾已退無可退。所導致的後果將使扁政體質如罹患AIDS的病人般,因失去對外來入侵者的免疫能力而脆弱不堪!
  
  韋柏(Max Weber)曾將領導人的權力來源區分為三種:第一是法定權威,正式法律所訂之權威以及依法律發布命令的權力;其二是傳統權威,亦即依過去傳統價值體系所確立的權威;最後是精神權威(也就是克力士瑪,charisma),其中領導人因具有英雄主義、模範性,甚至神聖的性格,使其從事治理時持有無上的權力,而此正是扁政過去賴以維繫的關鍵。 
  
  文章說,陳水扁的“克力士瑪”已消失。從謙稱阿扁、三級貧戶之子、對抗威權下獄,到言必稱二千三百萬人民等,民眾對這些“扁式論調”並不陌生。推敲它們的底蘊,阿扁真正冀求者並非宣揚社會公平,更不是民主價值。其動機無非是塑造個人“克力士瑪”而已。

  然而,令他本人始料未及的卻是大家已在上述語言裡,進一步確立人民當家作主的價值信念,把華人社會中固有忠君敬上的遺緒拋除殆盡,使過去被視為尊長的“總統平凡化”、“普通化”。褪去傳統所賦予的權威,加上當下超乎常態的低迷民調,以及綠營內部滾滾襲來的反對聲浪,曾一度由克力士瑪散發出的人氣光環早已逝去遠颺。當一層層權力護甲遭民主法治的良知吞噬,阿扁現在除了蜷縮在已呈襤褸的法定任期下,等待來臨的曙光將心腹至親的金權髒污,送向法律檢驗外,若想在台灣“憲政”發展史上留下一介芳名,已別無他途。
  
  文章指出,不惟如此,沉迷於追求克力士瑪,習於政治明星角色的阿扁確對台灣民主政治根苗造成了極大戕害。 
  
  回顧歷史,一位自我定位為克力士瑪領袖的人物,為維持民眾永久認同,常採取不斷製造敵人的策略,比如希特勒之於猶太民族、回教激進派之於“美帝”等例,而阿扁的作法也不外其中。

  文章認為,外在,阿扁不斷灌輸對大陸的敵意,造成兩岸關係發展遲滯不前,更有甚者,在苦嘗過境閉門羹之餘,還試圖挑起民眾仇美意識,陷人民於危殆;於內,阿扁挑動族群情緒,激化藍綠對立,使此間理性批判的公民精神幾乎蕩然無存,消失無蹤,連帶造成管治弊亂叢生。從此觀之,阿扁的權力裙帶對這塊土地政經發展造成的傷害,又豈止於區區擔負起道歉、下台的政治責任可以善了?!
  
  親綠知識界兩波的揭竿諍言,確使人能振聾發聵,耳目一新,其中更重要的意義是這樣的舉措乃是迫使一位罔顧民意,迴避問題的領導人喪失正義圖騰與學術良心的支撐。情勢如此,難道民進黨權力人物仍要以“政治色盲”、“論述位格錯亂”,或“發黨難財”的指控將綠色政權逼向“反智政權”的罪惡深淵?如今已喪失正當性的陳水扁顯然已決意與民進黨玉石俱焚。只是,再添上方興未艾的侵吞“國務機要費”疑雲,阿扁與人民所要面對的將是“非是即非”的合法性問題,阿扁的追隨者與守護者是否忍心將台灣的未來作為陪葬,值得三思!  


    相關專題: 陳水扁負隅頑抗 台灣政局動蕩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