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報:兩岸包機節日化的意義與局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15 10:08:33  


  中評社香港6月15日電/《文匯報》今日發表的社評說,兩岸有關部門昨日同時宣布,兩岸航空業者已就客運包機節日化和開辦專案包機的技術性、業務性問題達成共識。客運包機將從原來的春節擴大到清明、端午、中秋、春節四個主要民族傳統節日,還將開放兩岸有特殊要求的專案貨運、緊急醫療以及殘疾人士等包機申請。 

  社評說,兩岸經過多年努力,終於邁出客運包機節日化的重要步伐,其意義不僅在於可為台灣同胞帶來更多便利,而且顯示兩岸在“一個中國”原則問題陷於僵局的情況下,仍然能以人民福祉為念,採用變通的辦法,務實地解決交往中的一些實際問題,這對於進一步推動“三通”乃至兩岸關係的發展,具有積極正面的意義。不過,目前達成的兩岸包機節日化與開辦專案包機共識仍屬局部安排,無法適應兩岸人員往來與經濟交往的需要,更離兩岸人民與企業界的熱切期望相距甚遠。盡快就客運包機的周末化、常態化和貨運包機的便捷化進行協商,達成共識,早日實施,並以此為基礎實現直接“三通”,是兩岸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兩岸直接“三通”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其障礙在於台灣當局。不過,台灣當局逆潮流而動的政策,遭到了島內主流民意的強烈反彈。這也正是陳水扁及民進黨當局聲望不斷下跌的原因之一。島內的龍頭企業包括部分民進黨的“大贊助商”,也以跟隨連戰赴大陸參加“國共經貿論壇”的方式,表達了無聲的抗議;就連民進黨內部也出現了不同聲音。民進黨當局在強大民意壓力之下,在兩岸通航問題上作出調整,同意客運包機節日化及開辦專案包機。這對兩岸關係發展而言,無疑是一個正面的信號。不過,人們希望民進黨當局不要將此作為安撫民意的“短線操作”,更不要作為擺脫弊案壓力的權宜之計,而應真正順應民意,在兩岸“三通”問題上多做一些實事。 

  社評指出,在陳水扁近親與部屬弊案連連,導致島內政局亂象叢生的情況下,大陸方面仍然不遺餘力推動落實兩岸客運包機的節日化,充分說明大陸方面真心誠意推動兩岸經濟交流,為兩岸人民謀福祉。 

  客運包機節日化不僅適用的時間範圍小,航點少,而且未惠及大陸遊客,未能有效解決單向載客及經濟效益問題,必然打擊相關航空公司參與的積極性。而貨運專案包機更因為限制嚴苛而缺乏實際操作性。隨著兩岸經貿關係進一步密切,以及大陸開放居民赴台遊與向台灣農產品開放市場政策的逐步實施,實現兩岸全面、直接、雙向“三通”,將顯得更加迫切。 

  社評表示,香港作為“一國兩制”的示範區,應以更加開放的態度,在加強兩岸交流、促進祖國和平統一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兩岸客運包機節日化的安排顯示出實現直接“三通”是不可逆轉的趨勢。香港面對由此帶來的對自身航空貨運及物流業的衝擊,甚至可能進一步加重邊緣化的危機,應以積極的態度未雨綢繆,早謀對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