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世界日報:兩岸包機直航和安全機制的建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21 11:27:03  


  中評社香港5月21日電/泰國《世界日報》今天發表題為“兩岸包機直航和安全機制的建立”的社論,指出跡象顯示,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和中共總書記胡錦濤,已創造出兩岸重新接觸的良性氛圍。姑不論台灣股市最近已重回7000點大關,意味著投資客再次看好台灣經濟仍有獲利空間,再就一些具實質和指標意義的微調訊息觀察,最近也陸續從台灣釋出利多,這包括兩岸直飛包機和大陸觀光客入台等,台灣當局都有正面回應,不再以安全考量為藉口以為抵制。其實兩岸經貿愈緊密,互為需求的經貿往來就愈迫切,愈期待有1個和平穩定的環境。不論兩岸未來是否可能順利發展出中程協議或軍事互信機制,但必要指出的是:兩岸經貿能否得一常態發展,才是建立兩岸安全機制最大的關鍵所在。

  社論表示,再順著兩岸經貿愈趨活絡的態勢觀察,兩岸政府都有責任和義務妥為規畫,和前瞻兩岸經貿的種種內在需求,營造並維持此一和平穩定的環境。只要兩岸經貿利益一致,且能創造各自的內部利益,兩岸就不可能出現突發性的衝突和矛盾。且正因為台商遍布大陸東南沿海,並在當地建立起綿密的政商接觸網絡,訊息的大量匯集、交換和流通,讓台商歷經兩岸危機猶能保持常態運作者即在此。再順著此1思路發展,兩岸3通和直航只可能增強兩岸聯繫,穩定兩岸情勢。相對的兩岸愈是隔絕,愈是互不信任,出現危機的可能性就愈大。今天兩岸經貿交集愈大,愈可看到:兩岸人民愈不會同意意識形態的對立和衝突。

  國共論壇當然具有政治意義,但更大的意義在於國共論壇提升了台商對兩岸經貿利益的期待值。台灣朝野對立的衝突和矛盾,也因為國共論壇提供的對台優惠,不僅是台商受惠,更多的是台灣底層的農漁民同蒙優惠,和台灣當局聲言拚經濟的一再落空形成巨大對照。這就逼使執政當局必要重新審視其政策與立場,若再堅持朝野的對立,無視意識形態帶來的島內衝突,就會不自覺地站在人民利益的對立面。北京通過國共論壇拋出對台優惠,當然有其政治考量,但恰恰凸顯了台灣當局的困境,若要再堅持其政治立場,就會損傷台灣人民的利益;若接受國共論壇的結論,就得調整其反中作為。

  社論稱,此所以台灣行政院長蘇貞昌最近面對台灣工商界領袖時,再次聲言國共論壇15項對台優惠,只要對台灣有利,都會主動、積極、務實地規畫,不必因人廢言。蘇貞昌這些語言其實並無新意,但對照陳水扁以「遮羞布」批評連胡會和國共論壇,當然可以感受到其間存在巨大差異。雖然陳水扁和蘇貞昌本人對此都有說辭,但民進黨政府顯然已感受到北京通過國共論壇提供的對台優惠含金量甚高,若悍然拒絕,無異會站在台商和台灣農漁民的對立面,更何況中南部的農漁民正是民進黨的票倉。而蘇貞昌和陳水扁的最大不同就在蘇貞昌還想選舉,還想更上層樓,當然不能不考量選民利益。

  再就大環境而言,台灣經濟向對岸傾斜的態勢逐年增強,任何阻撓兩岸經貿發展的政策,都不可能收到實質效果,而且只會產生反效應。國共論壇所以具有吸引力和巨大的後續影響,其實還不在北京提供的優惠而已,而在台商踴躍參加的盛況。這當然不是連戰以國民黨榮譽主席的身分所能號召,而是台商亟盼通過連胡會獲得政治加持的機會。而這些現象又反映出:若非兩岸存在巨大的政治障礙、若非台灣當局橫梗,台商又何必如此周折。若非國共論壇得出共識,蘇貞昌又豈會意有所指的說不以人廢言。陸委會又豈會無巧不巧地在提交立法院的書面資料透露,正在研議第3條包機直飛航線的訊息;又豈會說要讓大陸民眾來台觀光。

  社論表示,日前有民進黨籍的立委站出來說,不能再把經濟活動,當成政治工具,並主張越開放、越安全。的確,陳水扁沿襲李登輝時代但求撕裂兩岸的對抗路線,幾乎已走到了盡頭。若非國共論壇,台灣當局大概還會持續橫梗兩岸3通的進程,只是這種微幅調整,還遠遠無法滿足兩岸經貿需求;若非國共論壇,民進黨也不可能反省其大陸政策,也看不到兩岸安全機制就在兩岸經貿能否有一正常發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