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大公報:香港成內地企業出外上市首選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31 10:47:42  


  中評社香港5月31日電/昨日中國銀行公布了公開發售的成功申請人士名單,並將於明日起在本港上市。此次招股規模巨大,總額達七百多億港元,乃中國企業至今之最,也是全球股市六年來的最高,之前的紀錄為中國建設銀行所有:於去年九月在港上市集資約七百億港元。

  香港大公報今日刊載社論說,顯然,連串巨無霸級內地企業在港上市,已使本港股市成為全球股壇奇兵而令舉世矚目,對鞏固其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自然十分有利。

  近期,每次內地較大企業在港招股,均引來熱烈反應。是次中行招股公開發售部分,雖原定只佔總額百分之五,卻引來約七十倍超額認購,凍結資金約二千七百億港元。機構投資者認購部分亦反應良好,國際大型基金紛紛踴躍參與投標,估計需求金額逾一千二百億美元,據報如沙特阿拉伯王子亦希望能分得一份。

  社論指出,隨著中國經濟日趨興旺,內地企業在國際及本港的投資吸引力亦水漲船高。除中行外,近期來港上市的內地企業,如天津港及湖南有色金屬等,亦受到熱烈追捧。可喜者是,預計近期還會陸續有內地知名企業來港上市,不單令熱潮持續,還有望可再創近期全球集資紀錄。特別是多家內地銀行正排隊到來,其中較重要者,包括中國工商銀行及招商銀行等,到時料將又有一番熱鬧,而工商銀行的集資規模還預計不會少於中行。

  然而中國大型企業上市這盤生意,乃全球各大交易所熱切追求的肥肉。內地企業亦有在其他股市集資,如新加坡最近便宣布招滿百家到該地上市。過去內地企業亦曾熱衷到紐約上市,但近年卻已止步,令美國業界十分不安。去年秋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到北京參加研討會時,更指中國企業在美上市銳減,顯示它們在迴避較高的監管標準,對中國資本主義發展極度不利云。此言間接抨擊了香港市場,令財經事務及庫務局長馬時亨不得不作出回應,指內地企業到來上市乃反映香港具有特殊優勢,並證實過去內地企業本習慣在港美兩地同時上市,到前年才開始改變而單來香港。

  社論進一步指出,事實上問題在美國本身,其嚴格要求,特別是新出台的“SOX法案”等,已令欲覓地上市的外國企業望而生畏而轉移他往,故這不單給予香港新機遇,倫敦交易所亦蒙受其利。對於內地企業,毗鄰的香港乃順理成章的選擇:這個著名的國際金融中心,無論監管及市場運作均高度國際化及有良好水平,既可讓投資者放心,也可讓企業易於吸引國際資金。去年建設銀行的成功上市,已顯示香港具備世界級融資能力,規模可達百億美元水平,打破了多年來歐美市場融資能力超卓的獨尊地位。這不但對本港、內地有利,對亞洲亦具戰略意義,顯示區內大型集資已有更多選擇,非必要依靠成本更高的歐美市場。隨著經濟發展收入上升,亞洲無論在資金供需兩方面,都會有大幅擴張,能夠在本地交易形成市場,實勝於越洋求助。亞洲金融能力的提升,又可反過來推動區內投資及發展,形成良性循環。

  社論總結表示,香港作為區域金融中心,既可在近年穩拿內地企業上市生意,仍應不斷擴展視野及業務範圍,只有如此才可進一步挑戰歐美金融中心的地位,和推動內地及亞洲的發展。因此,今後宜更多吸引區內其他國家的企業到來上市,並積極開拓亞洲債券業務。隨著亞洲的發展、內地的開放和人民幣的國際化,香港金融中心正面對更多黃金機遇,如能認真開拓及積極爭取,必會蒸蒸日上而絕不會有邊緣化之憂。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