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遺産何時不再爲"超載"所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11 07:34:43  


  中評社香港6月11日電/隨著旅遊經濟昇溫,世界遺産地普遍面臨“旅遊超載”壓力…… 

  經濟參考報文章稱, 一個月以後,當遊客來到地處西藏的布達拉宮旅遊時,也許不能再像以前那樣任意進入每個佛殿駐足觀賞了。面對青藏鐵路開通後客流激增的旅遊市場需求,管理者不得不調整入殿遊覽方式,以使這座已有1300多年歷史的世界文化遺産保存得更爲完好。

  “世界遺産”像一塊“金字招牌”爲地方帶來源源不斷的旅遊收入,可是當地方的“申遺”熱情在快速膨脹時,四面八方蜂擁而至的遊客却已讓遺産地不堪重負。最大容量不過萬人的故宮一天之內竟涌入十萬餘衆;小巧玲瓏的蘇州園林內遊人如“過江之鯽”;過度膨脹的遊客已嚴重破壞了麗江文化和生態平衡,甚至作爲麗江生命之源的玉龍雪山也因遊人過多而導致雪綫上移…… 

  莫高窟:千年文化遺存傷痕累累 

  作爲中國中古時代規模最宏大的文化遺存之一,已有千餘年歷史的敦煌莫高窟在旅遊市場不斷趨熱的情况下,歷史文物保護的壓力尤爲突出。 

  位於絲綢之路上貿易、宗教及文化傳播交匯點的敦煌莫高窟,保存了公元4至14世紀大量精美的壁畫和彩塑,加上藏經洞出土的5萬餘件文獻,記錄了中古時期敦煌及周邊地區千餘年的歷史。 

  敦煌研究院院長樊錦詩說,由於莫高窟在國內外享有極高的知名度,吸引著一批又一批中外遊客不遠萬里前來觀光、考察。自1979年旅遊對外開放以來,莫高窟共接待了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70多萬遊客。2005年敦煌市旅遊收入3.9億元,佔全市GDP比重達18%,旅遊業成爲當地一大支柱産業。
 
  可是,旅遊開放在爲莫高窟帶來“大把黃金”的同時,也讓千年古窟傷痕累累。樊錦詩說,文物保護隨著旅遊開放凸顯出諸多矛盾: 

  一是洞窟狹小,空間局限,遊客增加,洞窟壓力越來越大。在莫高窟有壁畫和彩塑的492個洞窟中,面積在1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洞窟僅18個,10平米以下的洞窟有289個,而面積在25平米以下的洞窟佔總數83%以上,洞窟可承載的遊客容量十分有限。 

  二是莫高窟屬於遺址博物館,但所有洞窟都不能按照博物館展陳的要求做任何改造,因爲每個洞窟在歷史上是供奉佛陀的殿堂,洞窟內四壁與窟頂均布滿了壁畫,不具備博物館開放的條件和功能。 

  三是洞窟內的壁畫和彩塑是採用當地的麥草、泥土、木材製作而成,材質十分脆弱。經歷千餘年後,由於自然因素影響和人爲因素破壞,壁畫和彩塑程度不同地存在多種病害,如酥碱、起甲、空鼓等。 

  四是旅遊旺季過量的遊客造成洞窟長期不能得到休息,如以一天遊客人數爲2000人、每批遊客25人計算,每個洞窟要進入80批遊客,每批遊客滯留窟中8分鐘,那麽一個洞窟每天的開放時間爲8個小時,使這些洞窟長期處於疲勞狀態。
 
  五是長期以來洞窟小氣候相對恒定,但遊客的增多打破了洞窟原有恒定的小氣候環境。根據敦煌研究院的一項實驗監測數據表明,40個人進入洞窟參觀半小時,洞窟內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將昇高5倍,空氣相對濕度上昇10%,空氣溫度昇高4℃。一項模擬試驗表明,相對濕度反復上下起伏,是造成洞窟常見病酥碱的主要原因。二氧化碳長時間滯留窟內以及窟內相對濕度增加,空氣溫度上昇,都有可能侵蝕壁畫,加速已有病害的發展。這將對洞窟內十分脆弱的壁畫、彩塑的保存構成嚴重的潜在威脅。 

  成爲旅遊業掘金之寶 

  中國“遺産資源”非常豐富,與此同時,旅遊經濟的興起和興旺,也使中國成爲全球最具潜力的旅遊目的地,諸多世界遺産地也正經受著旅遊經濟快速昇溫所帶來的强烈沖擊和挑戰。 

  自1985年中國加入《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産公約》後,目前中國共有世界遺産31項,列全球第三位。同時中國旅遊經濟發展迅速,在中國已有24個省(市、區)把旅遊業作爲支柱産業。據世界旅遊組織預測,2020年中國將成爲世界入境遊客和旅遊收入最高的國家。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産中心亞太地區項目專家景峰說,旅遊規劃和管理祗是世界遺産保護系統工程中的冰山一角,但是現在這個問題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和旅遊産業的興旺却顯得非常突出。因環境污染、自然灾害、過度開發、遊客壓力等原因,分佈在全球各地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産正面臨著重重威脅,而亞太地區已成爲“重灾區”,已有8處世界遺産被列入“瀕危名錄”。 

  “雖然中國目前還沒有一處遺産地被列入瀕危名錄,但世界遺産不是終身制,遺産保護絕不能掉以輕心。”景峰說,中國應利用好旅遊業興起的時機,經濟促進世界遺産地保護。 

  用好旅遊這把“雙刃劍” 

  世界遺産是人類共有的珍貴物質資源,“旅遊熱”對世界遺産地保護而言却是把“雙刃劍”,利用得好,既能完美展示遺産精髓,又能有效保護遺産資源;若是認識錯位,珍貴的遺産祗能在不堪重負中成爲“永遠的遺憾”。 

  國家文物局世界遺産處副處長淩琳說,旅遊業的蓬勃發展在相當程度上對世界遺産的保護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隨著假日旅遊、休閑旅遊、文化旅遊等的興起,中國不少世界遺産景區年收入都超過億元,這使管理機構獲得了較爲充足的保護經費。例如明十三陵每年有超過1億元的收入,其中超過50%專項用於文物保護工作;北京頤和園每年用於文物保護的經費超過了1億元。 

  樊錦詩說,近年來,莫高窟門票收入逐年以較大幅度增長,改變了過去由於經費極其短缺、保護工作捉襟見肘的局面,極大改善了保護管理工作的基礎條件。 

  已有越來越多的世界遺産地開始學會在遺産保護與旅遊開發間尋找平衡點。在青藏鐵路即將開通之際,布達拉宮管理處處長强巴格桑說:“我們現在最關心的不是每年能有多少門票收入,而是如何使這個珍貴的世界文化遺産資源得以更好地保存下去。”青藏鐵路開通後,布達拉宮日遊客量將從1500人增加到3000人左右,而這座土木結構的宮殿在經歷了幾次大修之後仍經常出現蛀蟲、裂縫等情况。從2003年5月起,布達拉宮就開始限制遊客流量,今年還將採取新的旅遊觀光路綫和管理方式,以减輕遊客對佛殿的壓力。 

  中國其它一些世界遺産地在旅遊市場的壓力下,也開始採取遊客限量、錯峰遊覽、景點輪休等手段,疏導遊客對景點的壓力,促進遺産地旅遊業可持續發展。四川、甘肅、福建等省都已制訂了保護世界遺産的專項地方法律。清華大學資源保護與風景旅遊研究所所長楊銳教授說,中國政府目前正在著手制訂“國家自然和文化遺産保護‘十一五’專項規劃”,這個規劃將爲中國世界遺産的保護建立更爲科學、規範的框架,同時使遺産保護接受更爲嚴厲的監督。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