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宋楚瑜如何參選?馬英九能否獨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28 08:05:38  


  中評社香港5月28日電/國民黨初選揭曉,台北市郝龍斌出線,高雄市則進入二輪賽。接著,下一個節目,也許就是與宋楚瑜協調由誰代表泛藍參選台北市長了。

  聯合報社論指出,合理的想像是,由郝龍斌與宋楚瑜作民意調查,勝者出線。唯這也許是泛藍多數選民的看法,卻未必是宋楚瑜的意願。如果宋拒絕協調,也許就會在選戰中“走自己的路”,另樹一幟。然而,照理說,宋楚瑜應當不會選擇以參選台北市長作他政治生涯的最後句點。萬一選輸,此役就變成了狗尾續貂,甚至身敗名裂。何況,宋若在造成泛藍分裂的情勢下勉強參選,就連帶可能傷害到親民黨北高市議員的選情;宋自己或許可以不惜孤注一擲,但似乎不宜拖累親民黨的市議員候選人。

  據稱,親民黨方面放話稱,宋楚瑜若參選台北市長,即不參選二○○八年“總統”,屆時並願全力輔選馬英九。這樣的言語,似乎不像出自宋楚瑜之口。因為,宋楚瑜欲取得台北市長的參賽權,絕無可能來自政治交易;而宋楚瑜若是連經由合理競爭,來代表泛藍參選台北市長的資格都拿不到,似乎也就不宜再談二○○八年的事了。參選台北市長若是宋楚瑜政治生涯的新起點,或有遠大可圖;但倘若反而成了最後的句點,則其後果就恐有令人不忍言者了!

  社論又談及初選本身。這次民進黨的初選,鬧得慘不忍睹。相對而言,國民黨的初選,台北市原有四人角逐,高雄市則有九人。兩黨的消長形勢,在初選的氣勢上已可看出。然而,國民黨現今的氣勢,仍然令人覺得是來自民進黨的衰敗者多,但得自國民黨自身的脫胎換骨者少。即以此次參與初選的名單來看,原來應當予人精銳盡出、頭角崢嶸的印象,卻反而令人有不過爾爾的感覺;這些人看來要靠黨的氣運似乎較多,而自己有否為黨加分的能力,卻尚未可知。即以去年底坐順風車當選的國民黨縣市長來說,其中亦有就任後的表現似不如預期者,甚至更有在品操及才能上頗不適任者;可見如今政治市場雖對國民黨有利,但國民黨卻未必能推出令選民滿意的人才。

  社論提醒,國民黨不能空憑一時的氣運,而必須嚴肅面對這種政治人才供需期望的落差,並以二○○七年單一選區兩票制的立委選舉為選汰人才的主要時機。否則,若不能趁勢為國民黨找到內外兼修、繼往開來的人才,恐將枉費了一時上升的氣勢。

  社論指出,台灣政局演變至今日這般不堪的地步,民進黨在人事部署上的錯亂是主因之一。例如,以宗才怡為經濟部長,傳為笑談;濫封金主,酬庸佞幸,雞犬升天,分賞基本教義派,更使臺灣政治敗壞。而國民黨在李登輝時代摧殘人才,再經六年來失去執政地位,亦顯已出現嚴重的人才缺口;遂致如今雖在氣勢上相對揚升,卻是人才空虛,無論在戰略發想上,或戰術操作上,皆似無可堪匹配的人才陣容。在國民黨此次“量勝於質”的初選名單上,即顯示了此種景觀。

  民進黨於二○○○年僥倖執政,在人才庫上是先天不足;經六年來的雞犬升天與沐猴而冠,更使“黨國”人才陣容後天失調。國民黨如今有重新取回政權的可能性,則應以二○○七年的立法院及二○○八年的政府為目標,預籌其人才部署;倘有執政機會,切莫再踏上如民進黨這般“先天不足,後天失調”的覆車之轍。

  社論強調,國民黨如今看似旺盛的氣勢,主要是來自民間對馬英九的幻想,與臺灣民衆對民進黨的絕望;這些都是泡沫成分。國民黨似有重新執政的企圖心,但天下之大,非馬英九一人所能(及所應)獨治;倘不能正確選汰人才,則下一場政黨輪替恐怕也是換湯不換藥吧!  


    相關專題: 台灣政黨博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