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力:中國應正視外資混業經營金融機構的挑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5-10-01 19:16:24  


張紅力指出,中國應正視外資混業經營金融機構的挑戰。
  中評社訊(記者 喬淳)隨著中國大陸的進一步開放,特別是進入世貿組織,外資金融機構積極搶灘中國大陸。記者日前在北京採訪了新一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唯一的外資銀行代表、德意志銀行中國區董事總經理張紅力先生。

  銀監會成立對於整個市場的監管會更加專業化

  記者:中國銀監會成立,作為外資銀行,您如何看待這個金融監管機構的成立?

  張紅力:對於外資銀行,其實最大的挑戰是市場准入問題。銀監會的成立,對於整個市場的監管會更加深入、更加市場化、更加專業化。

  一定程度上說,我們希望在新產品的批准方面、准入方面,速度會加快。原來的時候,沒有這麼多的人專門管這些事;現在專門做這件事的人多了,相信速度會加快,我想,總的來說是好事。

  另外,銀監會的成立,從外資銀行的角度看,就是對中國金融系統的完整性更加有信心了。

  央行貨幣政策的制定,與銀監會的監管分開,這是很重要的。首先是使銀監會更加獨立,使得其在行使監管職能的時候,能夠祇是按照巴塞爾國際銀行的協議來監管,就不必擔心國家的貨幣政策。同時,就貨幣政策來說,央行也是更加獨立,使央行能夠更加宏觀地,也就是不僅僅祇看銀行方面潛在的風險,而針對整個金融系統包括股票市場、保險等。

  分業經營難敵外資混業經營金融機構

  記者:中國現在實行的是分業經營,但是業界對於混業經營的呼聲很高,甚至是不絕於耳。那麼,銀監會成立對於未來進行混業經營有無幫助?

  張紅力:從我個人的角度看,成立銀監會是很必要和即時的,但是更為重要的還在於「三駕馬車」(證監會、銀監會、保監會)應該有一個正式的、正規的、經常性的溝通機制。就是說,他們之問需要一個正常的溝通渠道。

  現在很多企業其實已經涉足金融,比如成立金融控股公司,既有銀行,又有證券、保險、信託、實業,沒有人可以監督得了他們。

  歐洲一直是做混業經營,美國先搞混業經營後搞分業經營,分完了不是又混在一起了嘛?
對中國大陸來說,好像是搞分業經營,其實已經有人在搞混業經營,但是國家還在進行分業監管。就是說,監管需要跟上形勢的發展。

  我個人認為,一個金融系統或者金融機構的健康,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主動脈。日本的案例已經證明,如果衹是企業增長,而金融系統、銀行沒搞好、沒能跟上的話,是無法真正壯大的。

  現在中國大陸,銀行有自己的銷售網絡,保險公司也有自己的銷售網絡,證券公司有自己的營業部;如果能夠將他們合併在一起,可以節省很多成本。隨著WTO的深度參與,更多跨國的、混業經營的金融機構會進入中國大陸,你無法打過這種混業經營的外資金融機構。所以,對中國大陸來說,越早實現混業經營越好。

  外國投資者關注能充分反映中國經濟增長的行業

  記者:此次兩會的計委報告和朱鎔基的政府工作報告都提到大型國企到境外上市的問題,對外國投資銀行來說,是不是比較新的觀點呢?

  張紅力:我覺得這個觀點不能說是新,但是非常重要。國企改革的方向就走向股份化、走向國際化,故此吸納現代化的管理機制很重要。其實國企上市,還有一個機制的轉換問題。對此一點,我們外國投資銀行是感到非常高興的。我們投資銀行都是做上市的,我們確實是很欣慰地看到這種傾向。

  今年的國際資本市場,我們覺得不是很好。但是國企的確由於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而佔了這麼一個優勢。對於投資者來說,要看整個市場、相關行業,但是關鍵還是看公司本身。很多投資者還是願意投資中國,特別是那些高增長的、真正能充分反映中國經濟增長的那一類股票,比如航空、鐵路。因為經濟增長,運輸就會增加,包括航空和鐵路的貨運與客運,以及城市之間的長途車,都是很有獲利能力的。

  能夠充分反映中國經濟增長的鐵道、航空企業,未來上市的前景都不錯。但是目前還沒有開始做。

  需要-些好的民企上市以改變不良印象

  記者:對於民企,目前香港有兩種看法。其中出事的往往是那些科技含量比較低的民企,但是人們對於那些真正搞科技的民企,是不是還是抱有比較好的期望?

  張紅力:其實我認為民營企業大部分還是比較好的,祇是歐亞農業等上市民企「壞了一鍋湯」,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響。但是我認為,民營企業的上市不應該停,而且如果能夠真正出幾個好的,來代表或者作為其他民營企業的旗艦、引導者,最終將投資者的利益、想法放在心裡,還是可以逐步改變負面印象的。

  記者:對於外國投資公司來說,如果可以在民企和國企之間選擇的話,是不是更加傾向於民企的上市操作呢?
張紅力:我覺得不一定。最近民企上市,出了幾件事,比如造假等等,給民企造成了很多不好的印象。當然,絕大多數民企還是好的。

  但是國企在這個方面還是做得比較好,還是比較講信譽的。比如中國石油,還是堅持「三老四嚴」──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這還是很重要的。

  外資銀行獲得潛在的機會

  記者:可否概括地講一下外資銀行在中國大陸近期的發展機會?

  張紅力:中國證券業去年總體虧損,涉及一百多家證券公司。隨著兼併收購的增加,數量會變得更少。對於外資銀行來說,這肯定是潛在的機會。

  我們現在正在與一家公司談合資證券公司的事,目前進展得也不錯。我想我們會做得不錯的。另外,我們還與一家公司在談基金公司。

  就困難來說,外資銀行現在還是不讓做國內業務,我們做的還是國際業務,比如將國內企業包裝到國外上市,但是A股還是不讓外資銀行做的。

  我覺得A股市場很有潛力,我們當然也希望能夠參與A股市場。而我們現在正在談判成立一家合資的證券公司。中國入世之後,我們外資銀行可以佔百分之三十三的股份。

  附:張紅力小檔案:

  全國政協委員,德意志銀行中國區董事總經理,亞洲區副董事長。現為第十屆政協委員中唯一來自外國投資銀行的代表。                         (本文刊登於《中國評論》2003年4月號)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