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日報:潘基文當選,將面臨大串難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0-15 08:45:56  


  中評社香港10月15日電/澳門日報今日發表社評說,聯合國大會十三日無異議通過,推選韓國外交通商部長官潘基文為第八任秘書長,任期五年,明年一月上任,取代現任秘書長安南。 

  潘基文現年六十二歲,他將成為繼一九六一年緬甸的吳丹之後,第二位來自亞洲的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表示,聯合國未來必須秉持少說多做的原則,並力促安全理事會針對朝鮮核武試爆通過“明確而有力的”制裁方案。 

  社評說,潘基文擔任韓駐聯合國大使與外長期間,在解決長久以來朝鮮核武危機的事務上扮演要角。在十三日的大會上,他將掃除貧窮與愛滋病、遏止環境惡化、保護人權、阻止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擴散及對抗恐怖主義列為任內要務。聯合國目前面對與日俱增的改革壓力,不過潘基文暗示,改革只能在適當時機推動。 

  從以往聯合國秘書長選舉情況來看,從來沒有一位秘書長能夠讓所有成員國滿意,最終有幸問鼎秘書長寳座的往往是那些旣能夠得到大國認可、又不會招致其他國家普遍反對的人。潘基文恰恰就是這樣一個集天時、地利、人和於一身的人選。 

  論天時,國際社會普遍認為下任秘書長應該來自亞洲,雖然也有一些國家和地區集團對此表示異議,但從七名候選人中六人來自亞洲的現實不難看出,亞洲人出任秘書長已是大勢所趨。 

  說地利,雖然近年在朝鮮半島問題上分歧不斷,但這沒有從根本上影響韓美之間的特殊關係,得到美國的支持自然不是難事。韓國與其他大國的關係也很融洽,加上國內政局穩定、經濟發展,潘基文獲得其他國家的靑睞就不足為奇了。 

  講人和,幾次票選中最具挑戰力的塔魯爾來自印度,又是現任聯合國副秘書長,但他招致了一些國家的反對;泰國前副總理素拉革雖然最早宣佈參選、也被外界視為最有希望勝出的候選人,但其四十七歲的年齡優勢在聯合國外交官的眼裡卻成為“劣勢”,其支持率一路走跌;至於其他幾位候選人,由於各種因素則根本無法挑戰潘基文。 

  潘基文順利當選儘管可喜可賀,但是他從事的是“地球上最難做的工作”,面臨的是一個紛亂的世界,接管的是一副很棘手的大攤子,潘基文的擔子不輕。 

  社評指出,朝核問題、伊朗核問題、巴以衝突等國際熱點,如何在聯合國安理會的框架內處理?如何充分發揮聯合國在國際安全與世界和平上的作用?潘基文都負有重大責任。作為聯合國秘書長,協調好與安理會成員國的關係,特別是五大常任理事國的關係特別重要。秘書長其實就是一位“總協調員”,如何用東方人的智慧化解全球各方矛盾和衝突,就看潘基文的了。 

  聯合國在本世紀初提出了宏偉的“千年發展目標”,制訂了到二○一五年全球將在環保、脫貧、衛生等方面實現的具體計劃。然而,六年過去了,這項經過聯合國所有成員批準的計劃實行得不盡如人意。潘基文在自己的五年任期裏,如何促進這項計劃的按期落實,對他是重大考驗。 

  聯合國改革也是棘手的任務。聯合國的改革,尤其是聯合國安理會的改革,安南曾幾次提出改革方案,均未獲得大多數聯合國成員國的認可。 

  各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利益,大國有大國的想法,富國有富國的要求,窮國小國也同樣擁有一票。但是改革聯合國,重新調整權力分配又是各國的呼聲和要求,潘基文做起來也夠難的。潘基文肩上的這副擔子不輕,祝願他在任內工作順利。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