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4月10日電/中國時報今天發自印度的報道指出,印度不會讓自己變成美國制衡中國大陸的工具,台灣惦惦自己的斤兩,如果有類似念頭的話,最好也趁早放棄。
報道說,受訪印度官員學者表示,台印沒正式「外交」關係,所以經貿往來、投資與科技合作一概歡迎,政治接觸卻不得牴觸「外交」立場。舉個例子,印度商工部司長庫瑪(Umesh Kumar)受訪時對招商侃侃而談,但三次問到台印政府可否協商設立工業區,卻不願正面作答,只表示這不需中央政府出面。對台灣保持政治距離可見一斑。
報道說,最近才訪問印度的民進黨立委蕭美琴表示,印度對台灣及兩岸問題很不了解,所以對中國緊張不必然就對台灣友善。必須給一些誘因,在經濟上重要到值得印度不顧大陸反應才行。「政府推動台印關係若是用經濟考量,他們會很歡迎,如果我們太早就大張旗鼓講政治口號,會讓問題變得複雜。在印度政治接納我們之前,經濟上要先打底才行。」她建議政府應作投資環境及各州法規的整理研究,並洽談設立工業園區。
報道說,台印其實有些合作,前「國安會」副秘書長江春男透露,雙方在情報合作方面有「後門計畫」,印度國防研究所研究員謝鋼(Srikanth Kondapalli)表示,未來印度可能會替台灣發射人造衛星,因印度技術好、價錢又比美國便宜。
報道指出,可以合作的領域極多,台印關係其實有很大的發展潛力,但必須誠懇地從基層的合作交流做起。台灣的決策高層如果想玩弄印中矛盾,那是不自量力;如果只是用口號和假動作轉移民意焦點,反而會提醒大陸反制,折損了台印關係的可能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