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駱芬美:甲午戰敗台灣割讓日本 美國因素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8-06 01:07:13


駱芬美出版《被誤解的台灣史》、《被混淆的台灣史》兩冊書,扭轉外界對台灣史許多不正確的觀念。(中評社 黃文杰攝)
  中評社桃園8月6日電(記者 黃文杰專訪)台灣銘傳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副教授駱芬美接受中評社專訪表示,甲午戰爭清朝戰敗,李鴻章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整個過程都有“美國因素”,甚至甲午戰爭前21年,台灣發生牡丹社事件,日本會派兵打台灣,也是有“美國因素”。

  駱芬美,輔仁大學歷史系、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博士,銘傳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任副教授,輔仁大學全人教育中心兼任,著有《被誤解的台灣史》、《被混淆的台灣史》、《三楊與明初之政治》、《明代官員丁憂與奪情之研究》,她也固定在電台九八新聞台“九八講台”擔任台灣史主講人。

  今年五月,台灣銘傳大學舉行中日甲午戰爭120周年紀念學術研討會,駱芬美當時以“近代日本覬覦台灣的開始-從1874年牡丹社事件談起”專題演講,反應熱烈,當時她認為,1895年中日簽訂《馬關條約》台灣割讓給日本,事實上,在此之前,日本人已經覬覦台灣21年,早就在日本的計劃與掌握中。

  “如果探究甲午戰爭與割讓台灣,其實兩者沒有直接關係,甲午戰爭真正導火線,是朝鮮問題!”駱芬美說。
  
  為何日本一定要台灣?駱芬美說,嚴格說來,牡丹社事件開始啟動日本對台灣的覬覦,甲午戰爭只是理由,她比較喜歡從這個角度接入,台灣進行甲午戰爭研究比較有意義。
  
  她指出,牡丹社事件之後,日本除了軍部派間諜持續偵察外,更在福州廈門等地設置領事館,負責蒐集台灣情報,中法戰爭期間,派遣小澤豁郎等軍人來觀戰,並視察被法軍封鎖的台灣淡水、基隆,直到甲午戰爭之前,更有為數不少的日本人在台灣及福建等地活動及蒐集情報。

  她說,日本會對台灣這麼感興趣,背後很大原因是美國因素。

  以時間來推算,日本派兵來台灣打牡丹社事件,駱芬美說,其實距離日本開始明治維新,僅六年光景。日本從鎖國到開國,歷經兩百多年,直到1853年黑船事件爆發,美國佩里強迫幕府談判開港,“日本有這麼厲害?”日本可能連台灣都不認識。

  駱芬美考據史料認為,當時美國駐廈門領事李仙德(Charles W.LeGender),應該是拿地圖及資料跑去日本,去推日本來打台灣,理由是許多船隻觸礁在屏東外海,發生很多船難,外國人進入福爾摩沙就被原住民殺掉,外國來台灣找受難者,就要找清廷談判,清廷說法都是“化外之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