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6月7日電/5日是第35個世界環境日,國務院新聞辦發表《中國的環境保護(1996—2005)》白皮書,系統介紹了過去10年間中國爲保護環境而進行的不懈努力和取得的成效,同時指出,中國環境形勢依然十分嚴峻。此前一天,國家環保總局發佈《中國生態保護》報告也指出,中國生態環境面臨巨大壓力。
新京報發表評論文章說,人類的活動,尤其是現代工業活動,必然導致生態質量惡化。這是人類爲追求個人物質生活富足而必須付出的代價。問題在於,一個社會所選擇的工業化模式是否足够明智,從而把這個代價控制在相對合理的水平上。
文章稱,過去半個多世紀,全社會力圖在最短時間內實現工業化,其基本增長模式在很長時間里是通過資源的大量投入來換取高增長。爲此,甚至形成了一套損害生態的激勵機制,比如長期將資源價格人爲抑制在較低水平,很多地方政府則通過放寬環保標準來吸引投資等。這是一種透支式增長。它不僅透支了本應由後代享受的生態與環境資源,我們這一代人也通過頻繁發生的沙塵暴、水污染、空氣污染等,親身感受到了工業化帶來的生態危機。
事實上,針對資源環境壓力日益增大的突出問題,中國政府明確提出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在制定發展目標時,中國政府把能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擺上了重要戰略位置。
文章分析,從技術角度看,抑制整體生態環境繼續惡化、實現生態環境好轉的戰略之一,是鼓勵人口從嚴重退化地區向外轉移,鼓勵人口集中居住,也即積極推進城市化。人類活動是生態惡化的主因,尤其是西部部分地區,農牧民爲改善自身境遇,對自然過度開發,致使生態惡化現象嚴重。
城市化意味著生産效率、因而也意味著資源利用效率的大幅度提高。人口退出生態脆弱地區,轉移到城市,維持其生存所需消耗的資源,將小於其繼續居住在生態脆弱地區。而人口退出後,即使人爲進行恢復生態的努力,生態自身也具有很强的恢復能力。據研究,如果沒有了人口壓力,沙地草地實現生態恢復的時間是1-3年,草原是3-5年,森林地區是5-10年,荒漠是10-15年,至於濕地等則更容易實現自然的生態修復。
本來,城市化也是民衆的一種自然需求。因爲,城市化意味著個人生産效率提高,有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物質生活環境。正是在追求美好生活的動機驅動下,鄉村人口大量向城市轉移。這種轉移不但具有重大的社會意義,更具有重大而積極的生態價值,它有助於生態脆弱的鄉村恢復原有生機。
文章認爲,現在的問題是,有些城市政府對農民市民化設置了一定的法律與行政障礙,導致大量人口在城市、鄉村之間奔波。這本身就在浪費社會資源,且沒有實現人口的真正轉移,未能有效减輕鄉村的生態壓力。因此,僅從恢復與保護生態的角度看,就需要撤除妨礙城市化的種種障礙,建議政府安排那些生態脆弱地區的鄉村人口轉移到城市。開放的城市化政策,既可以讓鄉村人口的生活獲得較大改善,也能緩解當地的生態壓力。
同時,城市本身也應實現發展模式的轉換。爲此,政府已經提出要把增强自主創新能力作爲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推動國民經濟又快又好發展。但從近兩年的情形看,要徹底改變那種依靠資源投入驅動、以嚴重損害生態環境爲代價的增長方式,幷非易事。
文章指出,事實證明,要真正改變經濟增長方式,需要重塑政府官員的約束與激勵機制,打破GDP在政績考核中的核心地位,用統一的司法約束地方政府損害生態環境的行爲。這樣的制度變革一旦形成,生態環境友好型的發展模式,就會逐漸發展成熟幷日見其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