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PI:美國爲何全力打壓中國互聯網標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05 06:51:37  


  中評社香港6月5日電/包含中美標準之爭的無綫上網技術正風靡全球。

  環球時報文章指出,無綫上網無疑是人類未來最基礎,也是最有前途的實用技術之一。而恰恰在這個領域,中美之間近來在“標準”問題上發生了一場公開抗爭。簡單地說,就是中國與美國在無綫上網加密技術上各自設計了一套標準,國際標準化組織(ISO)今年3月對兩套標準分別進行投票,美國獲得多數贊成票,中國受挫。中國不服,認爲美國做了手脚,幷向該組織提出了申訴。這場官司聽起來很專業,但實際上跟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道理很簡單,沒有一位消費者願意在上網時丟失不願爲外人所知的秘密,而中國的上網加密技術提案實際上優于美國;同時,這一國際標準的確定,也關係到中國IT及相關産業和廣大消費者的經濟利益。 

  “標準”是什麽 

  標準是什麽?通常,標準是指國際上生産同一類産品需要遵循的統一技術指標。這個概念最早是由一顆小小的螺絲釘引起的。1864年4月21日晚,一位名叫塞勒斯的美國工程師在費城作了一場有關螺絲釘標準的演講,提出“讓美國螺絲釘標準成爲國際標準”。不過,這個夢想的實現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1941年冬,英美聯手在北非與德軍作戰。英國人請了美國人來修理坦克。美國機械師趕到現場後才發現,由於標準不同,他們帶的螺釘根本裝不上。由於小小的螺釘,那些英制坦克差點兒成了德國人的靶子。後來,美國不得不按照英式標準在國內增設了英制坦克配件的生産綫。戰爭結束後,英國國防企業率先開始採用美制螺釘,塞勒斯標準由此開始成爲全英通用的標準,進而擴展到了整個歐洲。 

  文章說, 到今天,全世界總共有200多個組織負責制定國際間的標準。其中,超過96%的已經發佈的標準,都來自3個設在日內瓦的機構,它們分別是“國際標準化組織”、“國際電氣標準會議”和“國際電信聯盟”。 

  “國際標準化組織”設立的標準覆蓋除了電子通信、廣播和電氣技術外的幾乎其他所有東西,從紙張的大小、膠卷的速度、保健品的成分、汽車表板上的記錄到汽車排放量,無所不包。 

  從理論上說,這3個機構定出的標準都是“自願”性質的,標準一旦發表,相關的工業幷不一定非採用不可。不過,經濟全球化的壓力,以及各國經濟上互相依賴的現實,都使得工商業越來越需要使用國際間的標準。就像使用不同制式手機的人們都希望能够相互兼容一樣,正是這種需求使得這三個機構的重要性越來越大。過去,它們祗是各國標準組織之間的協調者,但現在却擔任著領導者角色。 

  然而,標準幷不是一件免費的“公共消費品”,尤其在現代社會,不少標準就意味著利潤。因爲一旦一個公司的標準爲國際認證組織所接納,這個公司的産品就會成爲同類産品的規範,帶來源源不斷的利潤。很多人都提起中國DVD的故事。在中國迅速成爲世界上最大DVD生産國時,美國公司提出中國必須爲DVD的核心技術標準支付專利費,這個核心技術標準就是美國公司主導開發的,根據這個標準生産出的模塊,中國企業祗能向這家美國公司買,一個就是十幾美元,幷且清清楚楚地注明:這其中1到13美元支付的是標準的專利費。1台DVD要交十幾美元的專利費,有的DVD整台才賣20多美元。這就是西方企業巨頭的標準策略:技術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全球化。 

  由於歷史的原因,當前通用的國際標準大多是由美歐發達國家制定的,中國參與制定的還不到千分之二。

  中國謀求互聯網標準突破 

  文章指出,當中國企業具備了開發核心技術的實力,不願祗當“打工仔”的時候,這樣的角色轉換當然就會讓一些人不那麽舒服。因此,中美關於無綫局域網標準的爭議不是一個偶然的事件,它是中國企業發展進程中或遲或早要出現的一個問題。它的背後是國家利益的沖突,是爭奪市場的較量。據估計,到2008年,整個無綫局域網市場將達到40億美元,而中國勢必將成爲最大的市場。更何况,在信息社會,美國對信息産業標準的極大壟斷還威脅著中國的信息安全。就拿無綫上網來說,如果標準全部是美國、歐洲的,中國祗能使用別國的核心技術,那麽,很多重要秘密都沒有安全保障可言。這也是中國努力推進自己的無綫上網安全國際標準的重要原因。 

  文章分析, 長期以來,美國佔據著信息高速公路上的“司機”座位,早在10多年前,就建立了許多關於互聯網的國際技術標準,它顯然不願意中國與它爭奪這塊肥肉。所以,當2004年,中國的信息産業部宣佈,將把中國自己的無綫局域上網技術WAPI定爲國家標準,一旦執行,在中國銷售的所有無綫局域上網産品都必須符合這個標準時,很多美國公司對中國將出台的這個政策極爲不滿。美國國務卿、商務部長和貿易代表聯名寫信給中國政府領導人,要求中國放弃自主開發無綫局域上網標準,美方還通過中美商貿聯委會等渠道向中國施壓。 

  在那以後,中國曾數次向國際標準認證組織提出將WAPI作爲一種國際標準來認證的申請,但由於美國在世界上的各種標準組織中都佔據主導地位,以制定美國無綫局域上網標準的國際電子電氣工程師協會(IEEE)來說,它集合了美國幾乎所有的信息、電子産業的大公司,其中很多都是同行業的領導企業,在國際上擁有極大的話語權,操控力非常强。在這種背景下,中國的申請幾次遭到排斥。WAPI成爲中國國家標準被無限期延遲了。

  沉寂了一段時間後,中國寬帶無綫IP標準工作組經過充分的準備,又向國際標準化組織申請將WAPI作爲國際標準。今年3月,國際標準化組織舉行了這項標準提案的快速流程投票,中國WAPI祗獲得了8張贊成票,而美國的標準獲得了24張贊成票。 

  美國全力打壓中國標準 

  據中國IT專家介紹,中國提出的標準在安全技術上佔優,而安全是這一標準最需要優先考慮的因素,爲什麽反而中國的得票很少呢?5月30日美聯社對這條消息的報道標題恰恰可以回答這個問題:“中國指責美國在無綫標準之戰中大搞陰謀”。據參與WAPI申請過程的一位中國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在投票前的18個月中,美國國際電子電氣工程師協會一直忙著從事反對WAPI的非法活動。比如,2004年11月國際標準化組織年會在美國佛羅里達州舉行,中方打算派出6人組成的代表團參加會議,結果4名技術專家被全部拒簽,祗有兩名管理人員得到簽證;2005年2月,應中國代表團要求,國際標準化組織主持召開法蘭克福特別工作會議,本來要處理美中兩國標準之爭,但在會議召開之前,美國標準提案被强行推進,使其進入了最後投票階段,中國代表團不得不宣佈正式退出會議。 

  除此之外,美國國際電子電氣工程師協會還向許多國家和國際標準化組織散發不利于中國的文件,勸說他們不要通過中國的提案。更可笑的是,在最後投票階段,這些人甚至說中國的這個標準不像美國的標準那樣用良好的英文描述。 

  據了解,中國WAPI聯盟提交的申訴報告長達38頁,曆數美國標準陣營針對中國標準的49宗封殺措施。國際標準化組織已經對此表態,“將對中國提起的這起申訴案件進行調查”。根據流程,在投票結束後,國際標準化組織還將召開投票分析會議和總部審查,而關於中美兩大標準投票結果的分析評議,將於6月進行。這意味著,投票結果幷不代表美方標準已經成爲國際標準,雖然前景幷不樂觀,但中國的WAPI仍有最後的機會。 

  文章表示,中國企業雖然現在研發能力提高了很多,但由於某一領域的總體標準往往已被强勢企業佔先,中國要想成爲標準制定和擁有者,多數還祗能在分支標準上去突破。在這種情况下,中國企業面臨的打壓和不公正是很難避免的。不過,美國波特蘭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美國國際電子電氣工程師協會高級會員李斧博士說,事實上,當年美國在許多高新技術標準化上也都走了自己獨特的道路,比如移動通信、數字電視等,都沒有採用歐洲國家當時提出的標準。中國本届政府近年大力倡導科技創新政策,應該可以看到中國會有更多的技術標準出現。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