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世界日報:陳水扁借道美國過境外交瀕破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09 10:11:26  


  中評社香港5月9日電/泰國《世界日報》今天發表題為“陳水扁借道美國的過境外交瀕於破產”的社論,指出陳水扁訪問中南美過境美國事件,在連串驚疑聲中,3日終由台灣方面宣布,來回均將過境美國安克拉治,無法進入美國本土。但在陳水扁臨出發前,台灣又通知美國去程不經美國。就陳水扁本人乃至台灣的處境而言,美國拒絕了陳水扁過境紐約和舊金山的要求,而且把過境點選擇在極北的安克拉治,非但重挫了陳水扁的聲望,也反映了美國對陳水扁個人的態度。 

  社論指出,在外界看來,這種安排雖然提供了若干便利,但絕對談不上任何尊嚴和舒適。 

  再就台灣重點訴求的「過境外交」觀察,美國此次提供的待遇,可謂過門而難入,冷淡至極。美國官方對此拒絕發表公開評論,但看陳水扁寧願延後出訪也要爭取過境同意,即可理解姿態的高下和難堪。 

  社論表示,必要指出的是:美國直到陳水扁延期出訪才同意過境,這就是公開而不必明言的羞辱。然而陳水扁選擇「忍氣吞聲」,雖然延期也要使出渾身解數持續爭取入境本土,且有非等到美國同意不可的態勢,由此可見陳水扁對這趟「過境外交」的期待有多深,而這正是典型政治虛弱症的反射動作,陳水扁想玩一趟台美之間完全不對稱的權力遊戲。然而陳水扁可以置個人的舒適度不談,且就算爭取到安克拉治,同意陳水扁的專機落地加油,而這也只有短短2個小時而已,又置台灣最講究的「尊嚴」於何地。冷酷的現實是:美國就是不讓陳水扁進入本土,台灣方面雖然表達了不滿,但還是自行打圓場表示理解美國的處境。 

  美國政府或許對陳水扁個人有「偏見」,質疑其政治誠信問題,亦不願陳水扁利用「過境外交」,讓美國成為陳水扁玩弄「出口轉內銷」、重塑其個人聲望的道具。更何況台美之間的互動僅止於非官方代表的層級,不像台灣商人在台北可直接通天,台灣駐美代表在「過境外交」上所能使出的力道終究有限,往往要通過國會親台議員如「台灣連線」的成員代為遊說,才稍起些作用。然而不論是出於任何一種可能,對陳水扁的「過境外交」都是瀕於破產的宣告。 

  社論認為,再者,陳水扁若僅止於單純的過境,美國真的會故意為難?這是台灣在交涉過程中犯了大忌,諸如事前放話已取得美方同意讓陳水扁過境紐約,以致惹出「過境」之外的事端?還是台美互動原本出了大問題,不提過境也就罷了,既然提了,美方當然不會有好臉色,且思嚴正對待。而這還說不準是兩者有其一,或兩者皆是。美國官方拒絕評論此事,並把球拋向台灣,其實這就是默證台美互動沒有「溝通管道暢通」這一回事。有謂陳水扁這趟過境交涉,是10幾年來美國對台反應最冷淡的1次,對照陳水扁上趟風光十足地過境紐約,更是天壤之別不可同日而語。若論台美關係,這種冷遇當然是大倒退,對陳水扁個人更是大挫敗。 

  以事論事,這不是美國對陳水扁個人有好惡,而是美國對陳水扁的政策有意見,最明顯的例證是,美國迄今都不同意且拒絕承認陳水扁的「終統論」有效。美國對陳水扁一再以法理台獨挑釁兩岸關係,撥弄美國對維持兩岸現狀的定義迭有煩言,最近2年更由煩轉怒。布希總統或許掌握不住中美台3邊關係的微妙細節,但美國政府以國務院為主的官僚系統很清楚利害所在,豈能讓陳水扁為其個人政治欲望拖累美國。

  社論表示,中美之間固然存在衝突和矛盾,且時有摩擦,在戰略考量上也很介意台灣軍備更新對美國的利基,但這並不等同美國政府樂見陳水扁明知台獨這條路走不下去,卻不時拋出難題。 
 
  雖然陳水扁為過境事再出險招,臨時通知美方去程不經安克拉治,當然是寄望可以持續交涉,並動用所有可以遊說美方的資源以期挽救其個人顏面於萬一。然而再怎麼遊說,台美關係其實只能附庸於美國「一個中國」的政策框架,隨著中美關係的變化,一中具體內涵可能會雜然紛陳,但萬變不離其宗,就是台灣問題無論如何還是中美關係的折射。陳水扁反覆取巧的行事風格,美方當然不敢領教,而關鍵還在美國不敢放任陳水扁玩弄台獨,不讓陳水扁入境本土,不會僅是美國擺臉色而已。 


    相關專題: 中美聯手夾殺 陳水扁外交大挫敗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