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時:看扁表現,孤注一擲的賭徒也不過如此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5-09 09:17:17  


  中評社香港5月9日電/台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題為〈捍衛國家尊嚴並非不顧後果的冒險〉的社論說,從陳水扁出訪前線傳回來的消息顯示,回程過境美國顯然沒爭取到更好的待遇,以致於高層連「蠻橫」、「欺人太甚」、「難道要當美國的龜兒子?」都講了出口。這種狠話,這種氣度,是怎樣的「拚外交」智慧? 

  台灣的「外交部」長黃志芳強調為了展現「骨氣」,陳水扁出訪回程先是說會走阿拉斯加,然後改說爭取過境美國本土,更有藍營大老透露,陳水扁返台後可能會有震撼政局的大動作,甚至全面否決軍購案。接著前線又放出顯然是氣話的情緒性發言,對美國作出猛烈抨擊。 
   
  社論指出,姑不論藍營大老是自行推測或得到來自陳水扁的訊息,至少就目前看到的部分,陳水扁為了這次出訪的過境安排,簡直是不顧一切地把台灣之前甚至往後的資源全砸了下去,孤注一擲的賭徒也不過如此。甚至連砸下去的籌碼到底是不是籌碼,都失了判斷。把美國痛罵一番,美國下次就乖了嗎?否決軍購,那些武器保護的是台灣還是美國?要不到禮遇就耍賴、賭氣、威脅,「外交」決策高層連基本的禮貌與風度都沒有,呈現的是什麼樣的國際形象? 
    
  社論認為,陳水扁有關過境地點一日數變的說詞與暗潮洶湧的交涉,看得大家眼都花了。其實很簡單,因為陳水扁想為過境美國能風光造勢,可以誇耀自己是兩岸對美外交戰的贏家,並且給先後往大陸跑的連宋難堪,扭轉近來不太好看的民意觀感。 

  但這個如意算盤被美國打壞了,陳水扁把自己的面子與台灣尊嚴畫上等號,又把台灣尊嚴與過境美國待遇畫上等號,然後把自己的面子和台灣尊嚴綑綁在一起,交由美國藉著過境處理來打分數,然後對要不到糖果賭氣耍賴,聲稱台灣尊嚴受到侮辱,多麼捍衛台灣尊嚴哪!

  社論分析說,事情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首先,美國對台灣領導人過境的處理,是善意程度的溫度計,不是台灣尊嚴的指標。台灣的尊嚴在於得到多少國際認可與互惠尊重,在於能以多少「主權」地位與國際社會互動,在於國際對台灣地位與價值的認知。

  至於陳水扁過境美國,美國已經定了「安全、舒適、便利」的原則,基本上表達了對一個友好領導人旅行需要的善意。它既不是一個用來評量台灣尊嚴的指標,也會基於政治考量在不同時期有不同調整。既是一個掌握在美國手上的善意,可收可放,測量台美關係溫度的功能,還遠大於裁定台灣有多少尊嚴。 

  第二,陳水扁得到的過境待遇,也不等同於台美關係。美國現在已經把陳水扁與台灣作出切割,壓低陳水扁過境美國的造勢空間,絕對不意味著對台灣的善意有所倒退。事實上,美方相當清楚,陳水扁很多動作是基於個人或個別政黨的政治考量,要全體台灣人概括承受並不公平,也不符合美國利益。台美關係有其基本格局,地緣政治、歷史淵源、民主價值、合作交流等等面向,組成了美國與台灣之間廣泛深遠的共同利益,不容易被個別的特殊事件影響。台灣高層首長的過境安排,當然深具政治意義,但美國並無意用來評價台灣的尊嚴,台灣沒理由自己把尊嚴掛鉤上去。更何況,這是行政裁量,不是美國的法定義務,非要怎麼樣不可的狠話,實在師出無名。 

  社論說,更糟糕的是,傳聞中利比亞也是規畫的過境地點。坦白說,有基本國際常識的人都知道利比亞的國際評價,以及美國對利比亞的態度。台灣和利比亞發展實質關係是一回事,陳水扁親自搭專機過境利比亞卻是另一回事。利比亞都可以列入過境規畫地點,決策高層有沒有考慮台灣國際形象和台美關係將會受到如何的衝擊?所有口口聲聲捍衛尊嚴維護台灣利益的高層官員,到底有沒有想過這是在愛台灣還是害台灣? 

  真正有尊嚴和骨氣的人,不會不擇手段地索討禮遇以證明自己;真正愛台灣的人,不會不顧後果地拿台灣尊嚴與利益去冒險。陳水扁這趟忙過境忙得這麼累,收穫有限,卻更加暴露了自己在基本品質上問題,真是所為何來。    


    相關專題: 中美聯手夾殺 陳水扁外交大挫敗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