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邊貿易協定不利於亞洲新興經濟體”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4-08 05:37:32  


  中評社溫哥華4月7日電/ 總部位於馬尼拉的亞洲開發銀行(ADB)昨天警告說,歧視性雙邊貿易協定的進一步擴散可能會損害亞洲新興經濟體的增長前景。目前,相互競爭的雙邊貿易協定在快速增加,亞洲開發銀行對這一“混亂”局面表示擔憂。亞行昨天預測,亞洲發展中經濟體未來兩年的經濟增長將略爲放緩。亞行首席經濟學家艾弗茲•阿裏(Ifzal Ali)對《金融時報》表示:“這些雙邊協定中有很多都不是出於經濟層面的考慮。相反,(亞行成員國)基本上是出於外交原因簽訂這些協定,包括試圖獲取自然資源。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他的言論與亞行行長黑田東彥(Haruhiko Kuroda)和利豐集團(Li & Fung)主席馮國經(Victor Fung)此前的警告相呼應。利豐是一家總部位於香港的全球採購公司。批評雙邊貿易協定的人士認爲,過多的不同原産地規則增加了企業的管理難度和成本,而且與現代全球供應鏈格格不入。此外,簽訂雙邊貿易協定往往將較弱的貿易國邊緣化。按照亞行最新的貿易情景模型,中國等有吸引力的貿易夥伴將處於雙邊協定網路的中心,從而獲得不成比例的好處。從整體來看,這些“中心輻射”情景要劣于地區性自由貿易和多邊自由化。

  阿裏先生表示:“對亞洲發展中國家來說,以中國爲中心的雙邊貿易網所産生的效益僅是亞洲自由貿易所産生好處的一半多一點。”本周早些時候,比爾•托馬斯(Bill Thomas)敦促美國政府集中精力締結雙邊貿易協定,此舉表明,多哈回合多邊貿易談判的中斷使各國普遍受挫。比爾•托馬斯是美國總統喬治•W•布希(George W. Bush)在貿易自由化問題上最重要的國會盟友。美國已與澳大利亞和新加坡簽訂雙邊協定,目前正與世界第11大經濟體韓國進行談判。亞行主要贊助國之一的日本也已與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簽訂特惠貿易協定,目前正與韓國、泰國、印尼和菲律賓進行談判。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