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評觀察:政黨冀施政報告聚焦香港房屋問題
http://www.CRNTT.com   2021-08-23 00:23:19


民建聯提交對新一份《施政報告》的意見(中評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8月23日電(記者 張心怡)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將於10月6日發表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民建聯、經民聯代表日前分別會見林鄭月娥,提交對新一份《施政報告》的意見。兩大政黨均指出,隨著國安法的實施和選舉制度的完善,香港社會已經由亂入治,特區政府應集中精力解決香港市民的頭號民生難題——房屋問題。

  民建聯提出,特區政府必須通過行政改革提升施政治理水平,並切實處理社會深層次問題,而民生經濟改善,歸根究底離不開處理好土地房屋問題。為徹底擺脫土地供應不足的枷鎖,香港必須在土地供應工作上作出大變革、大突破。民建聯認為,特區政府需以更加整全的方式規劃發展新界北。未來可在現有基礎上,擴大發展規模,以新界北六大策略性區域為核心,打造“港深經濟合作帶”。六大區域主要發展現代物流、創新科技、旅遊消費等重點方向產業,將與深圳口岸經濟發展布局產生協同效應,與中環形成“雙中心一走廊”格局。

  有關新界北規劃,民建聯建議增加住宅用地比例,並提高地積比率至8至10倍,以節約用地。同時建議檢視河套一帶濕地,釋放生態價值較低的濕地作房屋用途,並投入資金集中保育高生態價值地,平衡發展、保育及業界經營。此外,參考內地“舊改”模式及經驗,在尊重私人產權前提下,策略性選取新界鄉村作試點,將其改造為新式小區,讓人口集中居住以騰出土地。另一方面,建議通過研究降低祖堂地出售門坎、發展綠化地帶等方式增加土地供應。在開拓土地的同時,亦應妥善安置受發展影響的棕地作業經營者,以及預留土地予漁農業安置及升級轉型。

  經民聯的建議報告以“開發土地 造福香港”為主題,重點就如何開發新界提出一系列方案。經民聯表示,開發新界不單可紓解香港房屋問題,更關係香港的未來發展。如今新界再不是邊陲地帶,而是大灣區的中心和黃金地帶,更是解決香港安居問題的民生地帶,在規劃上必須體現新界的重要性。特區政府應改變以往視新界為邊陲、邊境的規劃思維,將新界視為香港未來發展的一個中心,全面釋放、開發新界土地,包括完善收地賠償機制,在新界北發展全新的商業中心區,並規劃港深“口岸經濟帶”,將新界規劃延伸及配合邊境河套區發展,將新界打造為“安居之區”、“融合之區”和“創科之區”。

  經民聯促請特區政府重視解決基層市民居住難問題,切實制訂“告別劏房”的路線圖和時間表,此外,要加快落實已規劃項目,如新發展區、具發展潛力地區及新市鎮擴展項目,並建議考慮鐵路加物業以外的發展模式,採取供應帶動思維開拓新發展區。經民聯亦建議完善置業階梯,進一步擴大“居者有其屋計劃”;檢討“首次置業貸款計劃”、“夾心階層住屋計劃”等協助置業方案;為首次置業人士提供津貼,加強與發展商合作,興建較為小型、便宜的住宅單位。
  
  事實上,歷年的《施政報告》都將土地房屋問題作為一項工作重點,但最後呈現在市民面前的都是“小修小補”,絲毫未見“大刀闊斧”的根本性改變。持續的土地供應不足,導致樓價日漸上漲,公屋輪候時間越來越長,香港房屋問題不斷惡化,所謂的置業階梯也早就“不見蹤影”。筆者認為,若要改變中短期的住房困境,應從兩方面入手:一是通過釋放新界北土地等方式,大幅增加房屋供應量,改善劏房、寮屋等住戶的居住條件,給年輕人帶來上樓希望;二是提高行政效率,簡化處理土地房屋問題的相關程序。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日前發表網志稱,住屋難、住屋貴、住屋細的問題深深影響了社會的發展與穩定,必須用堅定意志與破釜沉舟的決心,朝著“想民之所想、解民之所困”的方向奮力向前。在筆者看來,經歷反修例風波與疫情衝擊後,香港已經邁上了重新出發之路,特區政府必須有所作為,將房屋問題列為重中之重,在《施政報告》中推出具有建設性、開創性的政策措施。希望香港市民能在本屆政府最後一年任期內看到解決這一難題的希望。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