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議員倡增資助出售房屋比例 何永賢:5年後
http://www.CRNTT.com   2024-03-14 00:43:52


立法會13日舉行大會(中評社 盧哲攝)
  中評社香港3月14日電(記者 盧哲)香港公屋平均輪候時間升至5.8年。在13日召開的立法會會議上,立法會議員洪雯提出增加資助出售房屋比例。特區政府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回覆指,2029年後有較大調整空間。她說,絕非鼓勵年輕人一畢業就去排公屋,展望未來,在第二個五年期即2029/30至2033/34年度的公營房屋供應,將會有顯著提升,提供較大空間去調整公屋及資助出售單位的比例。

  洪雯議員在質詢時表示,特區政府在二○一八年表示,會在《長遠房屋策略》(下稱《長策》)中,將公屋及“綠表置居計劃”(下稱“綠置居”)與其他資助出售單位的供應維持在七比三的比例。有意見指出,資助出售單位曾停建10年,但復建後供應量仍嚴重低於公屋,以致部分無資格輪候公屋亦無能力購買私樓的夾心階層人士只能入住劏房,也令有意置業的公屋居民難以在房屋階梯實現向上流動。“當我們的資源嚴重向公屋傾斜,夾心階層的住屋條件甚至不如住公屋,公屋就成為不少市民最佳選擇。不少人不得已控制收入,甚至放棄工作來輪候公屋。”現時公屋連綠置居,跟居屋等其他資助出售房屋,供應是“七三比”。洪雯議員提出,應該改為五五比,要求減少公屋的佔比,增加興建資助出售房屋,認為公屋供應不單令政府財政有沉重負擔,亦有其他副作用。
 
  何永賢表示,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的願景是為有住屋需要的低收入家庭提供可以負擔的租住房屋;與此同時,房委會亦透過推出資助出售單位協助中低收入家庭置業。鑒於公營房屋的供應有限,局方一直致力平衡公共租住房屋(公屋)和資助出售單位的供應,以滿足公眾不同的需求。
 
  政府每年會根據《長遠房屋策略》(《長策》)更新長遠房屋需求推算,訂定逐年伸延的十年房屋供應目標,並會因應社會、經濟及市場的變動,適時調整。鑑於過往公營房屋單位持續供不應求,為加大政策力度以滿足市民的住屋需要,政府在二○一八年將公營和私營房屋新供應比例由60:40調整至70:30,並同時將公屋/“綠表置居計劃”(“綠置居”)和其他資助出售單位(例如“居者有其屋計劃”(居屋))的比例維持在70:30。
 
  本屆政府一直全方位推動土地及房屋供應,務求精簡程序,加強統籌協調跨部門工作,並透過各項提速、提效、提量的措施,加快造地建屋。預計未來五年(即二○二四/二五至二○二八/二九年度)傳統公營房屋的建屋量約142000 個單位,再加上額外興建約30000個“簡約公屋”單位,整體公營房屋建屋量將增加至約172000個單位,較上一個五年期的158 000個增加約百分之九。同時,我們亦加強打擊濫用,以確保珍貴的公屋資源能給予最有需要的人士。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