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中評側記:“三趟快車”故事引丁薛祥注意
http://www.CRNTT.com   2024-03-07 01:02:12


特邀香港人士、特邀澳門人士及其他界別的港澳地區全國政協委員3月6日上午在全國政協禮堂舉行聯組會議。(中評社 林艷攝)
  中評社北京3月7日電(記者 林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3月6日上午出席港澳政協聯組會並與委員共商國是。中評社記者注意到,丁薛祥副總理非常認真聽取現場委員代表關於如何維護港澳長期穩定、推動港澳加快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等建言。期間,丁薛祥也會針對委員的發言內容,仔細提問互動交流。

  昨天上午,在會議開始的前10分鐘,來自澳門的一位全國政協委員柯嵐的發言吸引了丁薛祥副總理的注意,特別是在柯嵐建議愛國主義既要旗幟鮮明,也要潤物無聲。她認為,應適應新生代的需求,以更具親和力,更貼近年輕人的方式方法進行傳播,增加吸引力。比如澳門的生鮮物資全部都來自於內地,我們就應該講好“三趟快車”的故事,讓澳門市民在一粥一飯之中體會來自國家的殷切關懷,感受舌尖上的家國情懷。中評社記者注意到,丁薛祥副總理也就此與該委員進行互動交流。

  “三趟快車” 是供應港澳鮮活冷凍商品快運貨物列車的簡稱,說起“三趟快車”背後頗有歷史故事。1962年,在周恩來總理親切關懷下,國家對外經濟貿易部和鐵道部為適應供應港澳鮮活商品“優質、適量、均衡、應時”的要求,共同開創了編號為751、753及755(現分別改為82751、82753、82755次)的三趟快車,分別自上海、鄭州、武漢三地始發,每日滿載供港鮮活商品,經深圳運抵香港。由於 “定期、定班、定點”每日開行三趟,因此都習慣稱其為“三趟快車”。 

  這三趟快運列車為滿足港澳同胞的物質生活,保持港澳的穩定做出了很大貢獻。此前,內地輸港鮮活商品靠零散貨物列車運送,運載時間長,作業環節多,線路不固定,設施不配套,因此沿途活畜禽死亡率很高,鮮果時蔬多腐爛。而“三趟快車”開行以後,鐵路部門制訂了—系列特殊政策,如“一保(保車源)三優先(優先配車、優先裝貨、優先掛運)”,除了中途加水外,沿途不停直抵香港,使運輸時間縮短了2/3,保證了鮮活貨物“優質、適量、均衡、應時”地供應港澳。

  “三趟快車”也被視為“港澳同胞的生命線”,有媒體形容其就像一根動脈,把港澳和祖國大陸緊緊地聯繫在一起。不管是在最艱難的三年自然災害時期還是在動蕩的文革十年,不管是橋梁斷裂、隧道塌方、還是華東華南發生嚴重澇災,不管是鐵路春運極為緊張,還是流行性病毒肆虐的情況下,許多貨車無法正常運行,而三趟快車卻始終風雨無阻,從未停駛。據經貿部駐深圳配額管理辦公室統計數據顯示,上世紀90年代,每天由內地經深圳運往香港的活禽活畜占香港市場供應量的99%以上,凍肉水產、瓜果蔬菜等占一半以上。

  1997年三趟快車開行35周年,黨和國家領導人江澤民、李鵬、喬石、榮毅仁、李嵐清、錢其琛等分別為三趟快車題詞祝賀。江澤民同志的題詞是:“開好港澳三趟快車,支持港澳繁榮穩定。”李鵬同志的題詞是:“繼續開好三趟快車,支持港澳穩定繁榮。”喬石同志的題詞是:“三十五年辛勤努力,三趟快車貢獻巨大。”

  隨著國內現代物流的蓬勃發展,深港兩地通關進一步便利化,尤其是上世紀90年代後期以來,深港公路口岸快速通關模式加速推廣,供港澳鮮活產品的出口逐漸從鐵路運輸轉向公路運輸,時間更短、成本更低,鐵路“三趟快車”逐步退出了現代物流的舞台。而今,在很多人的眼裡,“三趟快車”已演化成一種概念化的名稱,不再限指三趟供港活口列車,而是泛指通過鐵路、公路等各種運輸方式所有內地供港的鮮活產品。可以說,“三趟快車”已經由當初的每天三趟,變成每天“N趟”,成為祖國人民與香港同胞血肉相連的歷史見證和無形豐碑。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