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趙雨樂:登岸初年 英國人差點放棄香港?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6-28 00:44:57


香港公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教授趙雨樂(中評社 黃博寧攝)
  中評社香港6月28日電(記者 黃博寧)香港公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教授趙雨樂昨日以“晚清與香港關係”為題進行分享,以人文角度,剖析歷史關頭個人命運,演進時代變遷。他指出,從香港開埠到二十世紀下半夜,香港人一直有兩種意識:第一,我是香港人;第二,關心中國的命運,知道中國的好壞會影響香港,香港和中國兩種意識長期並存,並不矛盾,絕不至於有今天“我是香港人,就不是中國人”的心理,現在的身份認同危機,歷史上看并不存在。

  鴉片戰爭序幕 

  人們熟知鴉片戰爭開啟了近代中國序幕,少有人知幕前有一位叫林維喜的人。1839年,英軍一名水手上到尖沙咀村酗酒,打傷村民林維喜致死,英國駐華商務總監義律給知情人封口費,隱瞞其真實死因。林則徐認為蹊蹺,徹查後要求交出兇手,英方以領事裁判權為由只同意賠償死者。英國海上法庭自行審判,只判5名兇手三到六個月監禁,及15至25英鎊罰金,并送回英國服刑,事後才通知中國。

  林則徐下令封鎖貿易,英國人不幹,雙方談判不成,1840年初,林正式封鎖港口,英再次議和,林不予理會,鴉片戰爭爆發。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簽訂,中國割讓香港島給英國,翻開恥辱的一頁。

  維多利亞城和九龍城

  據趙雨樂研究,英國人登岸初年,頗有些水土不服,不知所措,甚至有人提議用香港島換取中國其他港口進行貿易中轉。後來作罷,便建立“維多利亞城”作為“首府”,彼時不少外地書籍如此標註,範圍大致相當於今天中西區和灣仔區,又稱“四環九約”。四環即西環(堅尼地城、西營盤、石塘咀一代)、上環、中環、下環(銅鑼灣、灣仔一代),九約是四環的細分,在1866年的《新安縣全圖》上,也能看到明確的維多利亞城標識。此外,城界還設置了7塊界碑,每塊98釐米高,6塊保留至今。

  不可否認,至今香港最繁華、最具歷史感的地帶,就是維多利亞城——有中環鱗次櫛比的高樓、銅鑼灣川流不息的掃貨客,而那異國風情的建築,忽高忽低的地勢,說不清是多少人的婚紗背景。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