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德國媒體:胡奧會後中美關係 無風無雨也無晴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1-23 23:17:17  


  中評社香港1月23日電/德國之聲網站日前發表文章,題為《“胡奧會”後的中美關係:也無風雨也無晴》。星島環球網消息,讓文章摘編如下:

  中國與美國,這樣的相遇和碰撞每次都會讓全球媒體高度興奮。本周五(21日),胡錦濤結束美國之行,這也是奧巴馬上任之後他第一次訪問美國。在450億美元的豐厚訂單和一份聯合聲明之外,“胡奧會”還留下了些什麼呢? 

  2006年,胡錦濤曾經對美國進行了其任內第一次國事訪問,而那時白宮的主人還是小布什。與初次訪美相比,這次胡錦濤訪美的規格顯然要高了不少,首先是奧巴馬設大型晚宴接風,更引人注目的是,胡錦濤這次的行程裡還包括了美國國會,而2006年胡錦濤只是在耶魯大學發表了一場演講。450億的訂單讓中美經濟界皆大歡喜,而了無新意的聯合聲明也只是重複了中美在重大議題上的一貫立場而已。

  在峰會之前就有分析家認為,此番“胡奧會”只能是行禮如儀,因為在當今的世界格局之下,中美在眾多議題上必須採取合作的態度,但兩國又在一些根本性的問題上分歧明顯。因此,中美互動只能採取“就事論事”的實用主義策略。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Chamtan House)的中國問題專家凱利.布朗(Kerry Brown)表示,“我認為中美雙方都認識到持續爭執是沒有好處的。奧巴馬2009年對中國的訪問非常成功,而這次雙方也盡了很大努力讓胡錦濤的美國之行能夠圓滿。”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系教授、漢學家黎安友則認為,胡錦濤本次訪美並不算特別成功,不過“他也沒有什麼大的錯誤,也沒有實現什麼很大的目標。現在美國人普遍承認中國是個經濟大國,所以胡這次最成功的方面是推動中美經濟關係。”

  胡錦濤訪美行禮如儀,但中美之間的問題並非就此得到了解決。比如雙方的聯合聲明中雖然涉及了台灣問題,但對其中最為敏感的“對台軍售”只字未提。與此稍有不同的是,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中國表示“將繼續堅持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布朗表示,“這個問題仍在可控範圍之內。如果將通脹因素計算在內的話,今年人民幣對美國的匯率可能已經上升了10%。我認為,這個幅度已經夠了。目前他們對此都還算滿意。當然美國已經明確表示,他們希望看到人民幣繼續升值。但中國不會做出任何戲劇性的大動作,因為他們會擔心這對本國國內就業產生不利影響。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他們只能繼續互相妥協”。

  如果說,中美在經濟議題上妥協、合作的意願還比較高,那麼在軍事領域就完全讓人無法樂觀。近年來中國軍隊現代化程度不斷提高,而北京對周邊地區施加影響的願望也越來越強烈。2010年,中國外交官明確對美國表示南海地區事關“中國核心利益”就是一個例子。在胡錦濤訪美期間,美國前駐聯合國大使博爾頓在《金融時報》上發表文章,猛烈批評奧巴馬對華政策軟弱,稱其為“數十年來美國最左翼、最不以國家安全為導向、最不果敢的總統”。博爾頓警告中國不要錯估形勢,將奧巴馬的態度當成是美國的普遍民意,否則的話今後可能“為此付出代價”。

  不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系教授黎安友(Andrew Nathan)則認為,“奧巴馬對華政策在開始的兩年裡比較軟弱,希望中國能夠開始和美國合作,但北京把這這種姿態‘誤會’為美國衰弱、倒退的一個符號。最近六個月左右,奧巴馬的姿態開始對華變得更為強硬一些,在軍事、貿易、貨幣,也包括人權方面,奧巴馬向中國施加的壓力比從前更多。”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