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東協10+1元旦上路 將重擊台灣出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10-21 21:39:58  


  中評社台北10月21日電/大陸與東協的自由貿易區(東協10+1)明年元旦即將上路,屆時東協國家與大陸間的貿易關稅將為“零”,區內貿易的往來將更暢行無阻;未來日本及韓國加入這個“零關稅”貿易區後,整個組織有可能超越世上任何一個經濟體。但最令人擔憂的是,台灣將給排除在外徹底被邊緣化。 

  旺報報道,要了解東協10+1的內涵,必須先從自由貿易區(FTA)談起。2001年兩岸都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原本以為在WTO加權下,台灣的對外經貿可在多邊協定下享有相當的利益保障。 

  區域經濟利益興起 

  但近年杜哈談判受阻停滯,反而是區域經濟利益興起,各國彼此簽訂的區域經濟協定已達兩、三百件之多;其中對台灣影響最巨大者,即是明年元月上路的“東協10+1”或“東協10+3”(東協加大陸、日本、韓國)的東亞自由貿易區。 

  在東亞自由貿易區正式上路後,區域內大部分產品的關稅都將降為零,區內各國因此受惠,但區外國家或地區卻可能大受打擊,台灣是首當其衝。 

  企業面臨存亡關鍵 

  大陸已是台灣出口比重最高地區,加上香港後占台灣出口比重近4成,東協也占1成多,因此一旦台灣被排拒在東亞自由貿易區之外,代表台灣至少超過5成的出口都會受影響。如果是“+3”,再加上1成的對日、韓出口,那就是6成多的出口都受影響。 

  在這個微利時代,企業獲利大都只有個位數,如果競爭對手是零關稅,台灣則要被課以10%以上(紡織業)、6.5%(石化業)不等的關稅,對廠商而言,不是獲利降多少,也不是訂單減少多少的問題,而是將面臨存亡關鍵的時刻了。 

  石化等3產業衝擊大 

  “經濟部”日前分析,受到東亞區域整合影響的產業,首推石化、機械以及汽車零組件三大類。此波競爭壓力來自新加坡與泰國,最讓人擔憂的是,韓國與日本一旦與大陸、東協完成整合,對我國產業發展將造成相當大的傷害。 

  “經濟部”表示,石化產業利潤低,光是關稅差異即能造成廠商相當大的壓力,這也是石化廠商率先對於東協+1或+3衝擊發聲的主因。 

  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副教授郭建中表示,東協10+1上路後對我國最大的影響是在出口關稅方面。例如大陸是台灣石化產品主要出口市場,自明年起大陸與東協彼此間進口關稅稅率在10%以下項目,將全部降至零;相同的石化產品台灣卻會被課徵6.5%的高關稅。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