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5月29日電/二零零五年三月二十六日,民進黨針對全國人大通過《反分裂國家法》而舉行號稱有超過百萬人參加的大遊行。斯時也,可說是島內街頭彌漫著一股濃烈的“仇陸”氣氛。而就正在此時,中國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冒著極大的政治風險,率領“國民黨大陸參訪團”到大陸訪問,促成了一個月後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的“和平之旅”,中共總書記胡錦濤與連戰會談後達成了《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該文獻構築了“國共平台”,並成為三年後國民黨重新執政後,指導新政府大陸政策的最高方針,使台海得以消除緊張氣氛,兩岸關係進入和平發展的新階段。由此可說,江丙坤的“破冰之旅”,對國共兩黨的黨際交流及兩岸關係發展,是起到了融破堅冰的作用。
澳門新華澳報28日發表富權的文章說,二零零九年五月十七日,已淪為在野黨的民進黨,為“嗆馬反傾中”舉辦據說有四十萬人參加的大遊行活動,泛綠陣營內的“仇陸”情緒也被推到高點。但也正在此時,剛參加過遊行的民進黨中常委及高雄市長陳菊,也是冒著獨派猛扣帽子的政治風險,以“行銷高雄世運”為由突然跑到了北京、上海。這也不啻是民進黨政治人物的“破冰之旅”,並讓人產生了希望能促成“民共平台”的憧憬。
當然,由於民進黨的政治立場使然,在目前可以預見的時間內要促進“民共平台”及黨際交流,並不切合實際。但是,要衝破民進黨禁止黨公職參訪大陸的“禁令”,打開民進黨黨公職人員以個人身份絡繹不斷地參訪大陸的大門,卻是有可能的。既然,作為黨內地位僅次於主席的中常委,及作為民進黨最高公職的直轄市長,陳菊都可以參訪大陸,並得到蔡英文的尊重和祝福了,其他地位低於陳菊的黨公職,又甚麼不可以到大陸參訪?
果然,在昨日的民進黨中常委上,曾多次提議開放黨公職到大陸參訪的陳明文,再次提議:民進黨應重新定位與論述中國路線。他並指出,只要能捍衛台灣的“主權”,堅持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就應開放黨公職到中國大陸訪問。而與會的過去曾不同程度反對開放黨公職訪問大陸,而且參加了“嗆馬反傾中大遊行”活動的中常委們,也紛紛表示贊同這一提議。
為此,蔡英文“順水推舟”,宣佈開放黨公職赴大陸參訪,但又表示同時須做好風險管理。她指示中國事務小組盡速提出《黨公職到中國大陸交流注意要點》,並根據幾位黨籍縣市長訪問大陸的經驗,做調整修改,使黨公職有標準和原則可遵循。由此可見,陳菊的訪問大陸,確實也起到了融冰作用,陳菊也不啻是推動民進黨的黨公職人員訪問大陸的報春鳥。
文章說,值得注意的是,就在這幾天,北京正在高調地鼓勵民進黨人前往大陸訪問。從胡錦濤前日會見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到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日前在高層“海峽論壇”開幕式致詞,再到國台辦發言人楊毅昨日在新聞發佈會上重申,都是歡迎民進黨人訪問大陸。而蔡英文就在此刻宣佈開放黨公職訪問大陸,不懼所謂“呼應北京”的漫罵攻擊,而且她也早已指示中國事務小組草擬完成了《民進黨公職赴中國交流注意要點》,可見她開放黨公職訪問大陸的決心頗為堅定。
然而,就是在這幾天間,蔡英文卻發表了不少反對馬英九政府的兩岸關係政策,聲稱其是“傾中”、“賣台”,並發動和組織了“五‧一七大遊行”。這與她其實早已暗中部署開放黨公職訪問大陸,是否存在著矛盾?
從種種跡象看,蔡英文近來的一系列“反傾中”言行,主要是為了應對黨內,是要與陳水扁和獨派爭奪對民進黨的控制權和影響力。實際上,“五‧一七遊行”能否成功舉行,關乎到蔡英文的民進黨主席地位是否穩固。而在遊行舉辦之前,蔡英文面臨陳水扁指揮黨內“扁系”奪權,及獨派團隊要在高雄市另搞一套的壓力。為了安撫“扁系”,緩解獨派,蔡英文只得背棄自己拒絕探扁的初衷,到台北看守所探視了陳水扁。而且,她也在發出了黨公職不得缺席“五‧一七遊行”指令的同時,也下達了黨公職不得參加“海峽論壇”的“禁令”,以防衝擊主要訴求之一是“反傾中”的“五‧一七遊行”的正當性。
其實,就是在“五‧一七遊行”的過程中,蔡英文還是刻意地與陳水扁及獨派保持距離。比如,她拒絕了“扁系”和獨派將遊行活動延續到“五‧二零”的要求,到十八日晚上十時的活動結束時間一到,即刻宣佈收兵,而不管警察用強硬手段驅散仍在現場繼續逗留的若干獨派群眾。就此,蔡英文在已穩住了“扁系”和獨派的前提下,又巧妙地與“扁系”和獨派作出了切割。
而且,蔡英文雖在“五一七遊行”中表現決斷,卻也毫不含糊地表示了“尊重”陳菊大陸行,並指出“民進黨的支持者必須成長”這也為民進黨開放黨公職到大陸參訪,留下了伏筆。
當然,民進黨開放黨公職到大陸參訪,是形勢所迫,而不是蔡英文的“反中”立場發生了變化。實際上,是否調整黨的大陸政策,已關係到民進黨的生死存亡。至少在近期,面對年底的縣市長選舉,爭取連任的參選人必須以登陸推銷水果等來增加政績。如果連現有的六席也保不住,蔡英文就只能鞠躬一下台。而在長期而言,民進黨如仍繼續採取閉關鎖島政策,恐怕更將會大量流失中間及淺綠選民的選票,民進黨要想奪回執政權,簡直是無望。而且,既然陳菊都已登陸,今後民進黨再難以向國民黨扣上“賣台”的帽子;那麼,作為可以加分的登陸就不應再是國民黨專利,民進黨又何妨採“拿來主義”為自己所用?
但即使如此,要實現中共與民進黨之間的黨際交流,以至是搭建“民共平台”,為時尚早。不過,既然堅冰即將融化,而且隨著民進黨黨公職絡繹不斷的參訪大陸,尤其是北京倘能思想再解放一點,打破那些框框條條,使民進黨人卸下對大陸的“心防”,在大勢所趨下,說不定真的會出現奇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