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台灣經濟日報:從G20到東亞峰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4-11 09:52:32  


  中評社台北4月11日電/台灣經濟日報今天的社論說,上周在英國倫敦所舉行G20高峰會,獲得了許多具體的共識與結論;其中,各集團最關心議題包括:美英的增加救市及擴大振興經濟措施;德法的強化全球金融監理與公布避稅天堂;以及中國大陸的反對保護主義與設立超主權貨幣的倡議。而其他的國家則可說是上述議題的陪襯者。

  最後,包括國際救市、振興經濟措施、強化金融監理及公布避稅天堂等,都得到具體的結論,但中國大陸及亞洲所關心的反對保護主義,只是再度表達宣示性的呼籲,另外,設立超主權貨幣更是完全不可能實現的議題。也就是說,國際間可以具體推動實現的經濟議題,做為亞洲代表的中國,仍無法從中獲得具體的結論與共識。雖然與過去不同的是,美國獨斷的地位已弱化,必須與德法提案相互妥協,也必須獲得中國大陸不反對的態度,但全球經濟議題的提倡與具體落實,仍然以美歐所關心的訴求為主。

  社論說,我們可以明顯感受到,在美歐所建構以美元為主及歐元為輔的國際貨幣體制之下,中國大陸永遠處於國際經濟議題的被動者,因為全球外匯存底美元的發行量是掌握在美國的手裡,亦即美國貨幣政策相當程度決定了全球外匯存底的價值。中國大陸外匯存底之中美國公債超過7,000億美元,美元資產共達1.5兆美元,在美國不斷匆忙增印鈔票之際,中國大陸當然也急著想脫離美國的控制或影響,並提出了超主權貨幣(主要是IMF特別提款權)取代美元地位的構想。

  不過,這個提議並沒有獲得強權的共鳴。事實上,這項提議不僅無法落實,對中國大陸而言也未必有利;因為基本上,IMF本就在美歐的掌握之中,以特別提款權的持有比率來看,中國只有3.68%,但美國卻高達28.60%,其他歐美國家及日本同樣持有很多特別提款權,中國大陸要以此挑戰美元的地位根本做不到。而以此次中國大陸所承諾提供IMF的400億美元,又遠低於美日歐個別超過千億美元的挹注,更將弱化其在IMF的發言權。

  另外,倘若果然可以特別提款權兌換美元,當作外匯存底,中國的外匯存底真的會更安全嗎?不會;因為,美國好歹每年GDP可以高達14.3兆美元,也就是美國人努力一個月,幾乎就可以把中國大陸的外匯贖回,但IMF有什麼能力,可以創造中國大陸所需?因此,我們認為,除非中國大陸或亞洲可以發展出自我足夠的最終市場需求,所生產的大部分商品,無須賣到美歐,才有可能逐漸脫離美國及美元的影響。倘若亞洲的產業供應鏈,源頭仍須依賴美國技術的供應,終端則需要美國市場的支撐,無論中間生產端如何反覆貿易,都無法擺脫美元當作交易的媒介。

  社論說,在G20峰會後一星期,東亞峰會緊接著在泰國登場。據媒體披露,這場為期三天的高峰會討論議題包含透過擴大區域自由貿易協定,降低對西方出口依賴,以及如何使用根據清邁協議設立的1,200億美元外匯儲備基金。所提議題,終於觸及亞洲與西方間貿易失衡的問題;的確,倘若不根本解決亞洲最終市場的發展問題,而只想直接去美元化,把美元從大家的外匯存底或貿易支付工具中剔除,只是浪費了16個國家元首峰會的意義與時間。

  但問題是如何提升亞洲本身的最終市場呢?目前東亞16國GDP已接近美國,消費能力已不是阻礙,關鍵在於能否發展出有別於西方的主流商品思維,去挖掘這近全球一半人口的真正需求。而台灣產業新的商機便在於此,康師傅方便麵及華碩Eee PC的成功,都是明證。 


    相關專題: 溫家寶總理出席東盟、東亞峰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