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報:置國民生死於不顧的政府不配領導韓國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06 10:21:41  


  中評社香港1月6日電/韓國朝鮮日報今日發表社論說,1975年在東海捕撈魷魚時被北韓綁架的崔旭一逃出北韓,在中國與闊別31年的南韓的妻子見了面。出現在妻子面前的丈夫已不是健壯的30多歲的年輕人,而是體重只有48公斤的黑瘦老人。 

  崔旭一不是逃北者,而是大韓民國國民。保護本國國民是政府的基本義務和存在的理由。但在現政府的眼中,被北韓綁架的國民是一個很大的麻煩。 

  幫助崔旭一逃北的是他的妻子。崔旭一的妻子向政府請求幫助,但沒有得到答復。她用做清潔工積攢的錢,成功使丈夫逃出北韓。

  社論說,本月2日,崔旭一夫婦在中國給韓國駐瀋陽領事館打電話請求幫助,但領事館職員以“不歸自己管”為由,將其推給其他部門。而接到電話的職員竟首先追究“怎麼知道的電話號碼”。據悉,被北韓綁架者家屬團體在上月26日向政府發送了通知崔旭一逃北的公文,但領事館表示:“從總部沒有接到檔。我們從沒有處理過被綁架者問題。請給本國政府打電話。”就在一個多月前,接到逃北的國軍俘虜的求助電話的駐華大使館職員因無情地拒絕提供幫助引起了國民強烈的憤怒。

  社論指出,戰後被綁架的國民超過400人,他們至今生死未卜。因為他們,數千人活在痛苦中,但政府似乎更重視綁匪的想法。只要北韓一瞪眼,就用“戰後生死未卜”這一含糊不清的措辭取代“被北韓綁架者”。就南韓記者使用“被北韓綁架者”辭彙一事,政府官員還曾向北韓道歉。而日本政府通過施加外交壓力,迫使北韓承認了綁架日本人的事實,首相還親自帶回了被北韓綁架的國民。而對韓國被綁架者家屬來說,這是想都不敢想的夢想。

  崔旭一3日與妻子離別時,痛哭說:“請帶我走。”他的妻子哀嚎說:“好不容易使丈夫逃出北韓,政府為何不幫助?”總有一天,國民的憤怒會像巨大的鐵錘一樣砸向政府大樓。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