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報:港股上升的主要依據在內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1-03 09:42:37  


  中評社香港1月3日電/香港文匯報今日刊登社評說,在今年第一個交易日,恆生指數創下20,323點的歷史新高。大型國企股受熱捧,預示著今年港股走勢不僅將繼續由H股主導,而且將更多地受到內地A股的影響。這是今後分析港股大勢的主要依據之一。由於內地經濟持續向好且又資金充裕,A股市場被認為有較大的上升空間。業界預測,儘管港股去年已經累積較大升幅,但仍有持續上升的機會。不過,漲幅將難以與06年相比。同時,由於港股已處高位,炒家隨時可能沽貨獲利,股市出現較大調整機會大增,投資者不可掉以輕心。 
 
  H股尤其是大型國企股之所以能夠推動恆生指數承接去年升勢再創新高,除了市場仍然一如既往看好中國經濟的宏觀環境外,還有以下三方面的微觀因素:一是內地即將推行兩稅合一,把內外資企業所得稅統一調整為約25%,使得國有企業及相當一部分港資外資企業現時交付的33%稅率減少8個百分點,預期盈利大幅增加;二是內地銀行股份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及人民幣持續升值,使得內地銀行股成為投資者追捧的熱點;三是內地即將發放3G牌照的利好預期,刺激中移動等相關電信企業股價上升。同時,工商銀行以A+H方式在香港和內地同步上市,及市場看好中國人壽、中國移動等重磅國企股將回歸A股,使得兩地股市產生了互相追漲的效應。 
 
  社評指出,港股在受惠於A股上升機遇的同時,也承擔著A股上升過快及在港上市內地企業管理不善可能存在的風險。港股要規避風險,須不斷提升上市企業的整體質素及證券市場的水平,尤其是要注意與內地聯手,加強對H股上市企業的監管。同時,應進一步做大港股規模。與紐約、倫敦兩個國際級金融中心金融業分別佔本地生產總值達20%與30%相比較,本港金融業只佔本地生產總值的14%,說明香港金融業仍有巨大發展空間。要做大港股規模與提升港股質量,香港除繼續吸引內地包括能源、電力、鋼鐵類的大型國企及優質的民營企業來港上市外,更應想方設法吸引更多周邊國家和地區的優質企業來港上市。特區政府應積極加強本地金融基建,改革金融體制和運行機制,並協助內地推動金融改革,加強與內地金融監管部門的聯繫與合作,以對在港上市的內地企業運作進行有效監控,全面提升本地證券市場的服務質素。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