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忠信:年關將盡 困頓的台灣出路在哪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2-29 10:54:23  


胡忠信:年關將盡,來者可追,我們唯有鼓起意志、勇氣、決心再出發。
  中評社香港12月29日電/《文匯報》今天發表台灣政論家胡忠信的評論文章說,回顧二○○六年,正如禪宗所說的“落甑不顧”,瓶瓶罐罐打破了,回顧已不足惜,只有繼續往前走,才能打拚出未來。“領袖是希望的化身”,領導者最高尚的任務是鼓舞信心,分享愛心;當台灣形勢陷入困頓之際,人民只有依靠自己,一切歸零,重新出發,才能為下一代營造更美好的生活方式,這就是我們對二○○七年的前瞻與承諾。

  朝野政黨對峙將更趨激烈

  文章分析,二○○七年對台灣人民最大的挑戰有二:一、選出下一屆“立法委員”。二、“總統大選”正式起步,二○○八年三月決戰。先從“立委”席次來說,由於“修憲”所形成的“席次減半,單一選區兩票制”,至少有一半目前“立委”將被淘汰,加上選區縮小,小黨已無生存空間,走入了國民黨、民進黨兩黨政治局面,朝野政黨對峙狀況將更趨激烈。

  歷經二○○六年十二月九日的台北、高雄市長選舉,可以判斷國、民兩黨的實力仍然旗鼓相當,哪怕陳水扁弊案纏身,甚至進入了司法程序,國民黨沒有撿到便宜,民進黨也沒有戰力受損。兩黨實力如此接近,“立委”選舉並非哪一政黨可以獨大,台灣已進入了“五十加一”的選舉,也就是選前的突發事件或者技術性操作,都可以影響選情,缺乏危機處理能力甚至會“豬羊變色”,高雄市長選情如此激烈而接近就是一個範例。

  選風敗壞令人憂心

  文章指出,選風敗壞是另一個令人憂心的趨勢。從二○○四年“三一九槍擊事件”以來,候選人的政見無人聞問,負面選舉、爆料文化當道,透過媒體炒作成為最有效且簡易的攻擊方式,這種集體的墮落與人心腐化,對下一代的公民教育最具破壞性。當電視成為最主要的資訊來源,選舉的負面示範最令人擔憂。

  在“總統大選”方面,無論是國民黨或民進黨人士,檯面上人物汲汲營營於爭取大位,機關算盡、互扯後腿,缺乏宏觀的願景與格局。國民黨與民進黨互相比爛,“賣麵粉與掃煙囪的打架”,打得黑白不分,選民只能在一大堆爛蘋果中挑選“比較不爛”的一顆,這就是民主化的另一困境:媒體打造出“政治天王”,天王誰也不服誰,以媒體為舞台,迷信自己的光環,只關心自己的形象,缺乏提出方向與溝通能力,更不用說建立責任感、公信力、以及自我定位的能力。

  兩岸關係仍將陷入死胡同

  文章說,陳水扁執政六年,沒有一項正面建樹,由於失去了理想與目標,被自己的貪婪所反噬,最後陷入司法泥沼,一點也不令人意外,這是“性格決定命運”的必然後果。儘管陳水扁運用各種方式干擾司法程序的正常運作,甚至不惜污名化檢察官與法官,然而,這種政治力的高度介入,徒然引來人民更強烈的無奈與絕望,陳水扁夫婦最終還是要面對現實,即使卸任以後,仍要接受法律的制裁。可以預見,二○○七年的“世紀大審判”,無論對於哪一政黨取向的人士,都是冗長而痛苦的煎熬。

  當中國大陸正以高速經濟崛起之際,台灣卻陷入了無休無止的政爭,陳水扁陷入了逆境,只能與“台獨”基本教義派相互擁抱而找到利益共同點,一切有關兩岸關係的討論被質疑成忠誠度的檢驗,台灣版的“麥卡錫主義”就有生存空間。政策無法辯論,扣帽子形同家常便飯,兩岸政策就無法突破,台灣就進入了邊緣化的危機,哪怕最基本的人民幣兌換、中國大陸客觀光問題,都會隨時成為棘手燙手蕃薯,政治、經濟、兩岸的三方糾葛就進入了死胡同。

  人民對清廉的要求提高

  文章認為,前瞻二○○七年的內外形勢,政治人物的互鬥是有可能使台灣仍陷入空轉,但人民豈可放棄希望?以施明德所領導的“紅衫軍”為例,最後雖然偃旗息鼓,但百萬人民力量的展現,是最好的公民人文主義;所可惜者,台灣缺乏正確及有效的領導者加以引導,致使新公民運動無法對政黨政治產生衝擊。二○○七年這股力量是否再度湧現,是否對“立委”、“總統選舉”產生“重新洗牌”作用,仍值得後續觀察。

 儘管二○○七年未必帶來重大的政局突破,但人民對清廉政治的要求卻愈來愈強烈。檢調獨立、司法獨立在過去僅能緣木求魚,然而,陳水扁夫婦被起訴,卻是司法演進史一項里程碑,正如媒體獨立已成型一樣,公民社會的深化已逐漸紮根,政治人物的貪腐已無所遁形,即使馬英九的“不沾鍋”也因市長特別費而喧騰一時,由此可見人民對清廉的高度要求。

  期盼有價值與信仰的領導者

  文章表示,是顧客決定了產品的性質,是人民決定了政府的走向,是選民挑選出政治領袖。展望二○○七年,既然有如此重大的兩項選舉,政治穩定、經濟發展、兩岸關係也需要有效能的領導,人民豈可掉以輕心?冷漠、輕忽、無奈只能使形勢惡化。反之,發揮積極、主動、樂觀、開朗的人生觀,才能為困頓的台灣找到出路。

  台灣需要有價值與信仰的領導者,人民需要信心、愛心、希望的願景。年關將盡,來者可追,我們唯有鼓起意志、勇氣、決心再出發。正如《時代周刊》今年的封面人物是“你”,唯有“你”才能決定二○○七年的關鍵時刻與政局走向。 


    相關專題: 兩岸時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