獎牌堆積如山 多哈亞運中國更開放更自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2-10 18:48:52  


  第15屆亞運會正在卡塔爾的多哈舉行。對中國運動員來說,這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最重要的熱身機會。德國媒體尤為關注中國運動員在亞運會上的表現。

  《世界報》寫道︰“這場賽事純粹事關面子。341名男運動員和306名女運動員是為2008年奧運會演練的龐大主力。代表團團長劉鵬像動員士兵一樣要求運動員打好2008年前這場唯一的大仗。領導干部一再說,這次並不看重金牌數目的多少。”

  “他們在執行經過精心考慮的戰略。647名運動員中有413人是首次參加國際比賽,有些人從未出過國。最年輕的運動員是3名今年才13歲的游泳女將。”

  “自北京大力發展體育以來,中國體壇新人輩出,就像中國的勞動力一樣取之不盡。正如今天在卡塔爾一樣,2004年雅典奧運會時,中國派出的407名運動員中有 323人是無名之輩,大多數運動員不到20歲。體育官員當時稱雅典奧運會是2008年大賽的總預演。在中國取得32枚金牌、17枚銀牌和14枚銅牌,並在金牌數上名列世界第二後,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充滿敬佩地稱之為亞洲的覺醒。他指的是中國。”

  中國羽毛球男單冠軍林丹與印度尼西亞羽毛球球星陶菲克在多哈比賽時險些動手互毆。《法蘭克福匯報》報道了這一軼聞並寫道,今天中國運動員更注重表現自我,更有經濟頭腦。誰以為參加多哈亞運會的中國隊會自我封閉、死板地等待兩年後北京的重要使命,誰就大錯特錯了。

  雖然並非所有人,但許多運動員和陪同人員在面對公眾時都比以往更為開放。他們賽後樂意接受記者采訪,並以十分自信的態度展現自我。中國新一代運動員越來越像西方運動員。

  當然,並非所有官員都認同運動員自由與新奇的表現。老一輩勢力中仍然有人反感商業、聚光燈、個人魅力和經紀人。但看來他們的影響正日益減小,這也許與中國體育取得的成就有關。亞運會開始沒幾天,中國運動員的獎牌就已堆積如山。(來源:德國之聲)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