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毒蛋毒魚”何時了?毫克知多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1-27 10:04:36  


  中評社香港11月27日電/香港大公報今日刊登社論說,自內地驗出湖北神丹牌鴨蛋含有蘇丹紅成分後,一“蛋”激起千層浪,在本港竟引發起連串的食品危機風潮;連日繼鴨蛋、雞蛋之後,又驗出桂花魚、多寶魚、邊魚等淡水魚含有孔雀石綠,最新的發現則是腐竹含有甲醛……,一時間,什麼毒蛋、毒魚、毒腐竹等駭人聽聞的字眼充斥傳媒報端,市民陷入無所適從的惶恐之中,質問到底吃什麼才是安全?如此亂局的出現,食環署及食物安全中心難辭其咎。

  當然,“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牽涉千家萬戶,直接關係到每一個人的生存和健康,市民和傳媒重視有關報道是理所當然的;特別是傳媒,“壞新聞才是新聞”,當然不會放過任何跟進和可以“大做”的機會。但是,本港是有專責部門負責食品安全其事的,上自由周一嶽統領的衛生福利及食物局,中間有具體操作的食環署,其下又有去年增設的食品安全中心,高薪聘有一批專家主持有關化驗和研究工作。如此只要食品安全一有什麼風吹草動,理應食環署和食品安全中心就會第一時間站出來發布“安民告示”,提供切實可靠的訊息,澄清一些不盡不實的傳言,給出科學的說法,更重要的是給予市民以切實明確的意見,如某一食品現階段是可以放心吃、只宜少量吃或暫時不能吃,如此市民才能夠知所適從。

  社論指出,然而,眼前的事實卻是,傳媒成了全港食品安全訊息發放的中心和“權威”,由電子傳媒以至文字傳媒,今天阿甲去深水埗長沙灣街市抓兩條桂花魚去送檢,明天阿乙又去西環海味雜貨街買十隻八隻雞蛋、鴨蛋去化驗,如此傍晚新聞或翌日報章就會出現“桂花魚有毒”、“雞蛋也有蘇丹紅”的新聞。

  而專責其事的食環署及食品安全中心,則彷彿成了傳媒的“解畫匠”,傳媒說什麼有事,他們馬上就去買來化驗一番,然後隆而重之的向公眾公布化驗結果,其角色看來和“環頭環尾”的化驗所似乎無甚區別。

  社論表示,更有甚者,連日出現在電視熒幕與報章的食品安全專員,市民從其口中獲悉的,是“桂花魚含孔雀石綠百萬分之零點零六九毫克”,或者是“再驗出一個鴨蛋樣本含有蘇丹紅百萬分之零點二一”,再不然就是“微量”、風險評估為“相當低或甚低水平”等說法。然而,對市民大眾來說,什麼叫做“甚低水平”、什麼叫做“每公斤含零點一三毫克”,是摸不著頭腦和不知何所指的;市民希望知道的,是目下每天吃多少雞蛋、多少份量的淡水魚才會有問題。但這些具體答案,在專家口中是聽不到的。

  在此情形下,連日本港食品市場和市民的日常食用都陷入了一種混亂不安的狀態,蛋商、魚檔生意大減,主婦拿著菜籃子不知買什麼好,更不知道明天會不會又再“爆”出什麼不能吃的新聞。對業界經營上蒙受的損失和市民生活中遭受的不便,食環署和食品安全中心似乎拿不出什麼解決辦法,最“有力”的不外就是重複“已經向內地跟進了解”等說法而已。

  當然,本港進口內地食品來源廣泛、渠道不一,不可能要求食環署及食品安全中心做到“先知先覺”、萬無一失,但最低限度在一些內地食品已經出了問題之後,市民希望有關部門能及時發放訊息及作出科學的解釋,並且給予具體的處理意見,應該不是什麼過份的要求吧?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