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爾森下月訪華 為中美第二輪對話“熱身”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2-27 16:44:44  


  中評社廣州2月27日電/美國財政部發言人麥克拉琳(Brookly McLaughlin)日前透露,美國財政部長亨利•保爾森將緊隨副國務卿內格羅蓬特的行程,在3月5日至8日接連訪問日本、韓國和中國。據悉,保爾森此次來華訪問的關注焦點可能是外資金融服務企業的全資子公司在華自由經營。 

  據相關報道,保爾森將於7日在北京與中國高官會談,8日前往上海,並將發表演講。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此次中國之行是保爾森去年7月出任美國財長以來的第三次訪華。這位被外界認為是“最瞭解中國的財長”在第二輪中美戰略經濟對話之前再次來到中國,無疑身負重任。保爾森與吳儀副總理去年12月在北京共同主持了首輪高規格的美中戰略經濟對話,第二輪對話將於今年5月在華盛頓舉行。根據中美雙方去年商定,對話將圍繞創新和教育、中美經貿關係發展兩大方面的內容開展。專家認為,保爾森此次訪華,可能是為第二輪對話“熱身”。保爾森近日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他幾乎每週都會與吳儀副總理通電話,“我們已經同意在雙方間開設一條專用的熱線。” 

  去年底中國履行入世承諾,出臺了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資銀行管理條例》(下稱《條例》),取消了對外資銀行的一切非審慎性市場准入限制,向在中國註冊的外資法人銀行全面開放人民幣業務,外資銀行進入中國市場的門檻被大大降低。同時,《條例》規定,外資銀行獲得經營人民幣零售業務的所有權限必須放棄“外資銀行”的身份,要求設立或者將分行轉制為在中國境內註冊的法人銀行;其次,外資銀行分行只允許吸收每筆1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居民定期存款;外資銀行如果進行並購,所持合資企業的股權不得超過25%。 

  這些要求意味著外資銀行進入中國市場需要更大的資本投入、更強的監管約束。對於急於馳騁中國龐大市場、拓展零售業務的外資銀行,特別是零售、批發和中間業務“三項全能”的大型國際銀行而言,無疑是“短期之痛”,難以滿足他們的胃口。 

  國務院法制辦公室副主任宋大涵說,中國在加入WTO時承諾,在審慎監管的框架下對外資銀行實行國民待遇,這些規定符合審慎性原則和國際的通行做法,也與中國入世的承諾相一致,主要是為了保護本國公眾存款人利益。 

  中央財經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副所長韓複齡教授指出,外資銀行希望能夠無限制地開展人民幣零售業務,更多地增加營業網點,並且進一步放開零售業門檻限制。他表示,世貿組織達成的框架協議實際上是討價還價的結果,各方都想爭取對己有利的條件。強勢的一方總是希望能進一步佔領市場,特別是在銀行、保險等金融領域。專家強調,中國的這些規定符合審慎性原則和國際的通行做法。 

  另有分析人士指出,相信人民幣匯率、中國經濟和金融改革等問題仍將是焦點議題。美國國內對中國對美貿易順差和匯率政策的不滿情緒滋長,也給著眼于中國長遠改革的保爾森增添了不小的壓力。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