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成利益共同體 對話超經濟層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2-16 08:33:24  


副總理吳儀和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會後共同會見記者。
  中評社香港12月16日電/首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十五日中午在北京閉幕,雙方均認為這次對話“坦率而富有成果”。中美兩國將採取措施處理貿易不平衡的問題,包括透過提高美國國內的儲蓄,以及增加中國的內需和匯率的彈性。經過討論,雙方確定了未來幾個月的工作重點。

  專家分析指出,首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將遠遠超出經濟層面,而嵌入未來十幾年中美兩國關係的深層。 

  文匯報引述新安晚報報道,一般輿論認為,美國代表團此行是“施壓之旅”。這樣的解讀無疑過於簡單了。中美關係發展至今,基本上在國際外交層面上建立起了“利益共同體”關係,雙方在一系列國際和地區問題上互有所需,也因此才有了美國副國務卿佐利克的“中美利益相關者”定義。

  這也意味著中美關係開始擺脫昔日美蘇冷戰的傳統思維定式,進入了一個新模式。但若將眼光從外交和政治層面轉入經濟層面,人們又可發現,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中美經濟摩擦往往更為實在和具體。因此,中美戰略經濟對話不但考驗雙方能否以政治思維跨越專業障礙,甚至也考驗雙方能否在政治思維內部,以戰略前瞻性克服戰略不信任。

  副總理吳儀與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昨天會後共同會見記者時表示,這次對話,雙方就貿易、能源、環境和可持續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會議氣氛熱烈。中美一致認為,這次對話是成功的,雙方的討論“坦率而富有成果”。 

  吳儀表示,通過這次對話,我們增進了相互了解和信任,達成了一些共識,但仍有不少分歧,這些分歧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中美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國家,兩國經濟基礎不同,價值觀不同,有這樣或那樣的分歧是正常的,關鍵是雙方以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

  保爾森則指出,中國承諾會加大匯率的彈性,但未有提供時間表。他說,中美雙方有很多共同的經濟利益,在很多問題上的看法一致;即使面對分歧,雙方也本著互相尊重的精神盡可能找到一致。

  中美商定明年五月在美國舉行第二輪中美戰略經濟對話。
  
  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昨天結束後,國家主席胡錦濤及總理溫家寶分別會見美國總統特別代表保爾森等美方代表一行人。

  胡錦濤表示,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加深相互了解,也為雙方的合作提供了新契機,對地區和世界經濟的穩定發展也將產生積極影響。溫家寶則指出,中美開展戰略經濟對話是必要的、有益的。他強調,中美經貿關係要遵循“發展、平等、互利”的方針,加強合作實現共贏。

  保爾森表示,首次對話獲得成功,取得實質性進展,具有長遠意義。美方從中方的談話中學到了許多,對中方的主張也有了更清晰的了解。他說,他們會向美國民眾說明美中經貿合作是互利的。美方也期待與中方共同努力推動美中經貿關係積極發展。美方將在能源安全和效率、環境保護、市場開放、醫療衛生、知識產權保護和推動多哈回合談判進程方面與中方加強合作。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