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發佈藍皮書 預測中國經濟形勢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2-07 16:12:47  


  社科院今日對外發佈2007年經濟藍皮書《2007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

  藍皮書指出,2006年中國GDP增長率將達10.5%,2007年將回落至10%左右。藍皮書同時指出,2007年,中國城鎮需要就業的人口將超過2500萬人,而新增的就業崗位加上自然減員也只有1000萬個,供大於求的缺口,在1500萬個以上。 

  ●關鍵詞 GDP 回落 

  ▲2007年GDP增長將回落 

  藍皮書預測,2006年中國國民經濟增長速度將超過2005年水平,GDP增長率將達到10.5%左右;在宏觀調控措施的影響下,2007年GDP增長率將有所回落,可以保持在10%或接近10%的水平上。 

  中國GDP從2003年起已經連續4年增長等於或超過10%,2006年上半年增長率又達到了10.9%。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消費、投資和淨出口都保持了較快增長,為全年和下一年國民經濟的較快增長創造了條件。 

  目前,中國的經濟形勢總體上運行狀況基本良好,由“偏快”轉向“過熱”的可能性越來越小。 

  ▲專家解析 GDP高速增長百姓工資能見漲 

  (王小魯中國改革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GDP 的增長意味著社會財富的增加,通俗地說,就是“蛋糕越做越大”。GDP的增長,比較典型的反映就是漲工資。當然,這並不是說每個人的工資都漲了,由於收入分配制度等各方面的原因,一部分人工資漲了,另一部分人工資沒漲,但總體的趨勢還是漲的。 

  ▲GDP增長並非越快越好 

  (齊建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 

  國民經濟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如果經濟增長速度過高會帶來一些其他方面的不平衡。例如,經濟增長需要消耗資源,如果資源供給不能夠和高速增長相一致,就會產生基礎的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經濟供給非常的緊張。 

  ●關鍵詞 房價上漲 

  ▲政府要加強對房地產市場的管理 

  藍皮書指出,當前房地產行業中部分大中城市房價上漲過快,直接影響了居民生活穩定;抑制少數城市房地產價格上漲過快是當前宏觀調控要著力解決好的問題。 

  進一步解決房地產價格過快上漲問題,需要更多地使用政府行政手段。房地產行業應該分兩個板塊。第一個板塊是以解決低收入階層需求為主,第二個板塊是“自由市場”板塊。所謂“自由市場”板塊,指的是政府要嚴格控制土地供給,並按照市政規劃要求通過招投標選擇開發商,房價自由,戶型自由,買賣自由。 

  具體說來,政府要以財政保障低收入者基本的住房需求,為其提供廉租房。同時,政府也要加強對房地產市場的管理,嚴厲打擊房地產業中的違法和腐敗行為,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 

  ▲專家解析 

  房價上漲屬正常“自由”買房需理性 

  (牛鳳瑞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 

  從長遠來看,房價是呈上漲趨勢的。國民經濟在增長,人均收入在增長,土地越來越稀缺,建材等原材料上漲,房屋品質在提高……都說明房價的上漲是不可逆的。 

  某個時段,個別城市房價上漲過快或稍有下降,均是房地產市場資源配置的結果,無須過分擔憂。 

  國家對房地產行業實施宏觀調控,主要是為抑制其上漲過快的勢頭,並不是要抑制房價上漲,使其停滯或回落。人們買房多是出於改善性需求,有自主選擇的權利。人們購房時要作出理性的選擇,不僅要考慮到房子的收益(如住得舒適,升值等),還要考慮到買房的風險。 

  ●關鍵詞 就業缺口 

  ▲勞動力供大於求缺口將超1500萬個 

  藍皮書預測,預計2007年,下崗人員的數量會有所下降,但中國就業總量的壓力持續不減。 

  2007年,中國城鎮需要就業的人口將超過2500萬人,而新增的就業崗位加上自然減員也只有1000萬個,供大於求的缺口,在1500萬個以上,矛盾非常尖銳。 

  全國城鎮新增勞動力1200萬人,其中高校畢業生390萬人;農村則將有1.2億的富裕勞動力。高校畢業生、退役軍人和被征地農民的就業問題會越來越突出。中西部地區和資源枯竭的城市,就業問題將更加突出。 

  2007年就業工作目標包括: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6%,城鎮新增就業崗位900萬人。 

  ▲專家解析 

  大學生就業難題仍將存在 

  (張東偉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所長) 

  藍皮書測算出來的1500萬個供大於求的就業缺口,反映了嚴峻的就業現實。但是,總體而言,中國就業最困難的時期是在2004年,近兩年的就業狀況已經有了很大改善。 

  一方面是東部沿海地區的企業苦於招不到所需人才;另一方面是大量的高校畢業生找不到工作。 

  這不僅是“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我們更應該反思一下我們目前的人才培養模式——我們真的需要那麼多技能不能夠滿足需求的高校畢業生嗎? 

  2006年以及今後的若干年內,只要中國經濟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勞動力市場上對擁有一定技能的生產人員的需求還將進一步增加。與此同時,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問題仍然會比較困難,工資難以增加。
 
  ●關鍵詞 城鄉收入差距 

  ▲城鄉收入增速將差4個百分點 

  藍皮書指出,2006年和2007年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與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速相比,均將高出4個百分點,與往年比,呈現了擴大趨勢。

  2006年和2007年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將分別達到增長10.5%和10.0%,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的增長率將分別為6.1%和6.0%左右。 

  在構建和諧社會和科學發展觀的發展主題下,我們需要繼續努力,以改變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速度低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速度的局面。 

  目前,城鄉居民收入的差距依然很大。例如,城鄉居民的購買力,初步估計大約有8~10年的差距。 

  ▲專家解析 

  農民增收空間較大 

  (李實北京師範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近兩年,新農村建設的開展,相關的稅費改革、糧農補貼的陸續出臺都促使農民收入有了較快增長。 

  隨著政策的繼續推進,農民收入增長的空間較大。 

  城鎮居民的收入近兩年的增加,主要源於城市工資改革。而這僅是一時的政策帶來的結果,並不帶有持續性。 

  ▲農民持續增收是重點 

  (齊建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副所長)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縮小這個差距,我們不可能靠通過放慢城市增長,或者讓城市負增長來實現。 

  我們只能靠提高低收入地區人群的收入,加快他們的發展,使他們向著高收入增長看齊。 

  ●關鍵詞 汽車消費 

  ▲政府應鼓勵購買小型車 

  藍皮書指出,儘快建立和完善汽車消費政策體系將是今後中國汽車消費政策的重要工作。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已經開始出現比如消費信貸、舊車交易、質量召回等問題。中國應該支持汽車消費,但條件是消費低油耗、低排放的小型或微型車,只有這樣才能較好地解決人均資源短缺、基礎設施緊張的問題。 

  ▲消費安全如何保證 

  藍皮書分析了中國消費品市場,並針對“SK-II事件”提出了思考:“究竟應當由誰來為我們提供安全消費的環境?我們對所謂國際知名大品牌究竟是採取‘鴕鳥’式的盲目信任,繼續‘盲人騎瞎馬’式的消費,還是應當由相關部門築起一道可靠的‘藩籬’來消除國人在出於對所謂知名品牌的信任而高價消費時那種無知和無奈?” 

  ▲奢侈品
 
  藍皮書指出,中國內地的奢侈品消費者目前已占總人口的13%,約1.6億人。 

  據分析,處於社會“金字塔”上部的人群渴望用頂級品牌和消費炫耀財富和地位,一種追求奢侈消費的傾向正在蔓延。這些人群的奢侈消費正在由奢侈品消費向奢侈生活方式和體驗轉化。 

  儘管這部分人數量不多,但他們消費能力和消費能量不可小覷。據統計,2005年全球奢侈品增長了近15%,其全球資本市場總量已超過1萬億美元。而中國市場上奢侈品每年的增速均可達到50%。(來源: 法制晚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