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順差再攀新高 中外貿易平衡任務艱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10-13 16:41:14  


  中評社廣州10月13日電/對於剛剛亮相的中國商務領域首個中長期總體發展規劃——《商務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業內人士認為,這個規劃中最大的亮點就是首次為實現貿易平衡設定了時間表。

  規劃指出,“十一五”期間,中國的外貿增長方式需實現重大轉變。2010年,進出口調控目標為23000億美元,年均增長10%左右,進出口實現基本平衡。

  對於利用五年時間實現進出口基本平衡的目標,昨天部分業內人士紛紛擔心,在貿易順差如此之高的今天,這個目標似乎在短期內難以達到。

  昨天,海關總署公佈的數據顯示,9月中國實現貿易順差152.97億美元,而1-9月中國累計實現貿易順差1098.5億美元,已經超過2005年全年的順差額。
 
  據南方日報報道,至今年9月,中國已經連續第29個月實現貿易順差。儘管較8月創下歷史新高的188億美元有所回落,但仍然是今年單月第二高水平。而前三季度貿易順差已經超過去年全年之和,更讓人深切感到實現外貿平衡任務之艱巨。

  蘇格蘭皇家銀行分析師更認為,中國10月份的貿易順差可能達到創紀錄高點,因為本月初的國慶節假期可能使一些出口訂單延遲;他預計10月份的順差將反彈至190億美元。

  持續高位的貿易順差給中國帶來了很多不利因素。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部主任趙玉敏指出,貿易順差不僅使中國與貿易夥伴的關係惡化,同時也帶來了人民幣升值壓力。“正是考慮到這些因素,在這個規劃中,為實現貿易平衡設立了時間表。”
  
  很多專家都表示,這個目標看起來很好,但是要在2010年達到進出口平衡對中國來說,的確是有很多困難。

  趙玉敏說:“由於目前貿易順差長期處於高位,要想在短時期內降下來的確有些困難。”

  中國的出口優勢是市場決定的。由於擁有生產要素低成本的優勢,國內生產的價廉物美的產品必然在國際貿易中處於優勢。這種情形在短期內很難改變。

  “我們的進口潛力也基本得到了發揮,其次,歐美等發達國家嚴格限制中國高新技術產品的進口,也使得通過進口來平衡貿易這條途徑十分艱難。”趙玉敏說。

  商務部研究員梅新育也表示:“五年時間完成這些目標的確有些困難。”在他看來,中國持續貿易順差何時能夠改變,取決於國內此前改革和國際貨幣體系糾偏的進展,也取決於國內人口結構和人口政策的變化。“這些政策在短時間內都很難改變,因此,貿易順差的狀況要有大的改變也很困難。”

  不過,在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張燕生看來,“這個目標並不是很高,我們應該堅定不移地朝著這個目標走下去。”他認為,現在不是討論這個目標是否過高的時候。這個時間表至少說明中國已經開始很重視貿易順差這個問題。“五年時間達不到,可以用十年來達到。”
 
  要實現這個目標,不僅需要企業的努力,更重要的是政府的政策導向要鼓勵進口,發展國內市場。張燕生說,過去我們無論是利率政策還是匯率政策都是為了鼓勵出口,鼓勵吸引外資。今後我們的發展方向應該是更多鼓勵國內市場的發展和發育。

  他說:“現在到了一個新的階段,政策要由片面鼓勵出口轉變到即鼓勵出口又鼓勵進口。同時還要通過開發國內市場來擴大內需。”

  趙玉敏也十分贊同張燕生的說法。她認為,這個時間表的制訂,恰恰說明下一步國家宏觀調控的力度會加強,對行業的調整力度將會加大。”

  “不排除以後還會出臺像出口退稅這樣有力的宏觀調控政策。”趙玉敏說,採取有效的措施鼓勵一些必須鼓勵的行業,比如一些高新技術產業。另外由於出口貿易中有相當一部分來自外商投資,取消對外資的特權也將對貿易平衡起到作用。

  不過令人欣慰的是,9月份的貿易數據已經略有回頭。雖然在很多專家看來,一個月的數據並不能說明中國的貿易順差正在下降。但是,在趙玉敏看來,由於出口退稅等一系列政策的實施,中國的貿易順差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還會繼續下降。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