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社保專家:中國社保基金的監管運營面臨挑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9-26 20:09:35  


  中評社香港9月26日電/北京的一些社會保障專家26日警告說,中國迅速膨脹的社會保障基金在監管運營方面正在面臨越來越大的挑戰。

  據新華社報道,專家們說,最近上海市發生的“違規使用巨額社保基金案”,就說明政府部門在管理中仍有漏洞、相關政策在貫徹中執行不力、監督體系也尚未健全。

  隨著社會保障制度覆蓋范圍的不斷擴大,中國社會保障基金近年來正以20%左右的速度遞增。中國社會保障基金包括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等五大項。

  2005年,中國各項社會保障基金的規模已達18435億元人民幣,是2000年的3倍,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10%。

  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說,截至2005年,全國社保基金累計結余6066億元。中國還建立了資金規模達2000多億元的全國社保基金戰略儲備。2.4萬家企業積累了680億元的企業年金。

  然而,中國社保基金的監管一直是棘手的問題。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的一位人士說:“隨著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積累的資金規模更加龐大,監管任務日趨繁重。”

  據官方不完全統計,1998年以來,中國共清理回收擠佔挪用的社保基金160多億元,2001年以來追繳養老保險基金95億元,追回冒領養老金1.6億元。另外還有一些違規使用的基金已無法追回。

  目前,中國正在一些省市試點推行從“現收現付”到“部分積累”的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這一改革將把基礎養老金中“個人賬戶部分”積累起來。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所屬的勞動保障研究所所長何平說,預計這部分積累資金規模很快將達到萬億元。
  在最早試點“部分積累”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遼寧省,積累的養老保險基金從試點前2001年的13.2億元猛增到2005年的204.17億元。

  運營增值是中國社保基金面臨的另一個棘手問題。何平說:“中國社會保障基金投資運營是個突出問題,買國債的回報率不到2%。以前,多採取銀行協議存款,但隨著老百姓儲蓄率不斷提高,銀行對協議存款已缺乏熱情。”
  他指出,發達國家勞動者年輕時候建的個人賬戶,幾十年後可能只有三分之一是本金,大部分是基金運營利潤,因此基金關鍵是投資運營。

  遼寧省個人賬戶基金積累後,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先後投標協議存款120億元,委托金融機構購買國債53億元,2005年的綜合收益率為2.92%。

  完成部分積累改革試點的吉林、黑龍江兩省也主要採用銀行協議存款的方式運營基金。

  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一位人士說:“社保基金原來是銀行貸款的重要來源,現在大銀行不缺錢,小銀行又不安全,國債利率比較低,投資渠道越來越窄,資金靠什麼去保值增值,迫切需要研究。”

  世界銀行駐中國代表處專家于小慶指出,發達國家基金管理運營政策都在不斷發展變化,一些國家由政府直接管理基金,一些國家則交給私有的養老基金管理公司來運營,一些資本市場成熟度比較高的國家則直接投資資本市場。

  從目前情況判斷,社保基金投資資本市場的障礙不是技術問題,主要是資本市場的體制性問題,只能通過資本市場建設來解決。

  何平說:“在資本市場尚不完善的情況下,中國政府需要探索社保基金如何介入交通、電力、石油等高利潤行業,或者一些大型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等領域。”

  另據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說,審計署近日發出審計社會保障資金的通知,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已要求各地嚴格管理社會保險積累基金,除按規定預留必要的支付費用外,全部存入銀行和購買國債,在國家做出新的規定之前,一律不得進行其他投資。

  通知還要求,各地要強化社會保險基金收支管理。要按照國務院有關規定,將社會保險基金納入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專款專用,任何地區、部門、單位和個人均不得擠佔挪用。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