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所在滬掛牌 確立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9-08 11:25:16  


中金所的在滬設立,對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意義深遠。
  中評社香港9月8日電/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今天將在上海掛牌。這不僅意味著中國金融業沒有專業期貨和衍生品交易所的歷史將結束,同時它的落戶上海更標誌著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機構、市場和產品體系基本形成,一個國際金融中心的框架已基本確立。面對日益臨近的金融業開放,上海未來應對機遇與挑戰的能力將隨著中金所的成立而大大增強。

  據上海文匯報報道,中金所的在滬設立,對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意義深遠,首先是完善了市場體系。經過“十五”期間的努力,上海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始終把建設國際金融中心這一國家戰略放在首要位置,完成了“五年打好基礎”的第一步,並從今年開始進入“十年建成框架”的階段,目標是二十年基本建成。

  放眼世界,無論是國際金融中心城市還是地區金融中心城市,都離不開金融衍生品市場。有專家指出,現代金融市場是一個系統有機組合的整體,股票市場、期貨市場、銀行間市場、債券市場、外匯市場、黃金市場等是相互影響、相互融合的,任何金融子市場的發展與創新都會對其他子市場帶來聯動效應,同時任何子市場的風險也會迅速波及到其他子市場,因此各個金融子市場的發展應當無縫對接、齊頭並進,協調有序。

  目前上海已經初步形成了一個證券市場、外匯市場、期貨市場、黃金市場、產權交易市場等等,構成了比較健全的全國性的金融市場體系,日益成為全國資金和資本市場的中心。同時上海擁有各類金融機構610家,其中銀行類機構231家,證券類機構110家,保險類機構269家。金融資產達到3.2萬億元,約占全國的9%。

  中金所的在滬設立使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機構體系更加完整。上海也是我國外資金融機構聚集程度最高的城市,300多家外資金融機構相繼在上海設立中國區總部或分支機搆。加上中金所,將使這個金融市場體系更加完整,內涵更加豐富,市場容量將有幾何級數的飛躍。

  中金所的在滬設立,也有利於維護我國的金融穩定與安全。經驗表明,金融風險的發生很大程度上是金融市場和金融交易手段落後造成的。中金所的產品創新有利於主動防範化解金融風險,促進各個相關市場的和諧發展,順利保證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推進。

  據悉,中金所將在模擬運行的基礎上儘快推出以滬深300指數為標的的我國第一個股指期貨,並逐步發展其他產品。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