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新京報:電企之爭,癥結在“工資生成機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8-09 12:07:49  


  中評社香港8月9日電/新京報今日發表社論說,近段時間,社會各界對電力行業高收入質疑之聲不斷,一些電力企業相繼開始降薪行動,對此,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副秘書長範繼祥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電力行業的高收入是合理合法的(8月7日《經濟觀察報》)。此言一出,再次引起軒然大波。
  
  作為全國電力行業企事業單位聯合組織的中電聯,能正視公眾輿論並積極給予回應,這種姿態是值得肯定的。目前對於壟斷行業高工資問題,輿論一直進行著高密度的關注,人們非常希望更多壟斷行業相關人士都能站出來回應公眾,進行解釋和說明,如此方能創造一個良好的公共對話空間,推動事實的澄清和問題的解決。
  
  社論指出,不過,作為電力行業,也應理性看待公眾的批評,不應該因為自感勞苦功高而“委屈”。誠然,電力行業為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也正是因為電力攸關國計民生的顯赫地位,所以電力不能脫離公眾的監督。因此,目前中電聯以及此前有些人對公眾的質疑表示不解,甚至指責,其實沒有必要。
  
  社論說,真正應該思考的問題是,電企工資之爭的癥結到底在哪里?
  
  表面上,這是收入高低的爭論,實質上,這是電企職工工資生成機制的問題。
  
  社論指出,目前的電企職工工資生成機制存在兩大問題:一是企業員工工資與經濟效益掛鈎,工資水準制定缺少橫向的比較,而這些企業基本為自然壟斷,所以其效益往往高於其他經濟部門,所以職工的工資當然水漲船高了。二是職工工資調整過程是一種內部博弈,主要在電企和主管部門之間進行。由於公眾對這種內部博弈能夠瞭解的並不多,所以不少人會對電企工資的“合法性”產生懷疑。
  
  所以要想化解爭議,讓電企等壟斷行業的工資水準回歸合理,需要制定出一個科學的工資生成機制,並且賦予公眾話語權。
 
  社論認為,具體而言,首先,要改變工資單純與經濟效益掛鈎的做法,工資標準參照全社會的平均工資水準制定,並可以隨通貨膨脹水準變化而有所調整。此外,具體的員工工資也要因工作崗位難度和危險程度而劃定。目前電力行業中有一個不正常的現象,相對而言,發電和電網的工作崗位是電力生產銷售環節中比較苦和累的,並且技術含量比較高,但實際上,一些賣電崗位的工資水準要遠高於發電和電網部門,這種情況應該改變。相信改變之後,即使有人在發電和電網環節最苦最累的工作崗位上拿著高工資,公眾也會認為比較合理了。
  
  其次,可以讓公眾或相對獨立的第三方瞭解和參與這些企業職工工資水準的制定過程。舉個例子,若有電力等企業向政府提出調整工資的要求,政府相關部門可以將這一資訊公開批露,由相對獨立的第三方進行評價和權衡。相關部門可以綜合這些意見以及企業實際情況,最終決定是否調整工資,並向公眾說明理由。相信如果壟斷企業工資調整問題能夠由多方參與,即使隨後工資上漲,公眾的質疑也會大為減少。
  
  總之,電企等壟斷企業工資之爭如果只停留在簡單質疑的“口水仗”上,這些企業的工資改革如果只停留在降工資上,都無益于問題根本解決和這個行業的健康發展。在即將進行的新一輪收入分配改革中,中央對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改革的最終目標,是要著手改革工資的形成機制和正常的增長機制,這種改革思路同樣適用於電企等壟斷企業工資改革。人們期望,有關部門可以儘快拿出一個統一的壟斷企業工資改革方案,通過徹底改革壟斷企業職工工資生成機制,促進其工資的合理化和規範化,從而徹底消除公眾的疑慮,改善這些企業的社會形象與聲望,促進社會的公平與公正。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