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利率匯率組合拳條件初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7-07 07:29:26  


  中評社香港7月7日電/對於當前的貨幣政策,加息和提高人民幣匯率的傳聞幾乎都夾生夾熟地從不同部門中傳遞出來。近日,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建議央行相機加息,雖然此建議被决策層的可採性有多大,尚難有定論,但此建議一定程度上傳導出貨幣政策進一步變動的可能性。

  第一財經日報發表社論稱,從目前新的宏觀經濟形勢看,利率、匯率兩者都微動的可能性更大。畢竟在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下,單純的提高利率和單純的改變匯率浮動範圍,都很難達到理想效果,而繼續採用數量性工具從目前的效果看幷不明顯,貨幣政策的中介目標由數量性的直接調控向價格性的間接調控轉變的嘗試,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基礎。

  文章認爲,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爲利率、匯率的組合拳提供了可用空間。從目前宏觀經濟內部特徵看,問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貨幣的流動性壓力和資産價格泡沫,一方面是成本推動性的通脹壓力和産能過剩壓力帶來的潜在通縮問題。

  從貨幣的流動性角度看,其來源主要存在兩方面:一方面是基礎貨幣的發行量有不斷擴大的趨勢。今年以來,對基礎貨幣貢獻較大的是貿易順差,雖然熱錢也是其中一個重要方面,但隨著全球進入加息週期,遊資的成本在不斷提高,對賭人民幣大幅昇值的風險很大,遊資的進入存在减速的很大可能。

  另一方面是貨幣乘數,中國貨幣市場的貨幣乘數近年來不太穩定,但基本上處於4倍左右的水平上浮動。隨著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斷擴大,貨幣乘數和流動性創造也將不斷增大;同時大量的金融脫媒現象也增加了市場的流動性。貨幣流動性渠道來源的多樣化和過多的貨幣流動性,將不同程度地加大宏觀經濟和貨幣政策的壓力。

  成本推動性的通脹和産能過剩帶來的潜在通縮壓力,在近年來宏觀經濟關係中,變化十分微妙;整個經濟都處於通脹與通縮的急速變動中。因此,經濟處於一種似脹非脹、似縮非縮的非典型狀態。文章表示,造成這種微妙的變化因素,從總體上看是總需求的非穩定性、彈性不足,且帶有一定的難以預計性。具體地看,有兩方面的因素影響較大,一是投資,一是外需。即一旦中國經濟出現通縮苗頭,投資就可能加大,從而提高了總需求,進而緩解了通縮的壓力;一旦外貿條件較好,且不斷改善,政府主導的投資就相應地减少,一旦外貿條件惡化,投資(主要是指政府建設性投資)就需要填補外需减少所帶來的總需求空缺。而消費對總需求的彈性空間不大,與整個經濟通脹通縮的這種頻繁的變動存在明顯的弱正向關聯性。

  文章指出,中國這種獨特的經濟增長方式産生了幾個明顯的特徵:一、具有可控性的投資對社會總需求的調節,雖然緩解了短期的經濟風險,但由於投資是生産的函數,也就是說投資既有擴大總需求的一面,又有放大總供給的一面。二、政府由建設型財政向公共財政的轉型變得异常複雜,轉型不僅要考慮政府職能的歸位,而且必須要保證經濟的穩定,不至於帶來較大的總需求缺口,進而使得已經得到壓制的潜在通縮破殼而出。三、增加了潜在的通縮風險;投資的不可持續性和外需條件的惡化將影響到總需求,投資又是生産的函數,産生新的産能,因此一旦總需求出現逆轉,就可能會使雪藏的通縮破土而出。

  文章强調,總起來看,當前的貨幣政策不僅需要面對貨幣的流動性問題和資産價格的泡沫,同時也需要面對投資和信貸的增長過快問題。因此,有效緩解基礎貨幣投放量擴大,擴大匯率的每日浮動範圍可能會産生一定的效果。另一方面,要遏制過快的固定投資和信貸增長以及緩解資産泡沫,現在看來最有效的辦法是加息。通過提高存款利率,縮小銀行的利差空間,從而促使銀行進行主動的負債管理和優化資産配置,以及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

  另外,美聯儲近日的加息,已經爲中國央行調整利率帶來了一定的空間,而美元存在的貶值壓力,又爲人民幣放寬匯率浮動範圍打開了一定的空間。由此可見,動用利率、匯率組合拳的條件初步顯現。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