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兩頭在中國”棒喝廉價製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6-06-29 06:52:12  


  這些天,世界杯足球賽戰事正酣,我正好在世界杯期間回國省親,國人對世界杯所表現出的熱情使我思考。

  我試圖解讀國人對世界杯狂熱的現象,同時也發現另一個類似現象,就是外國品牌幾乎佔據了中國市場。我曾撰文指出,外企對外的策略是“兩頭在中國”,即利用中國廉價的勞動力,將製造放在中國,逐漸地,再以外國品牌來佔領中國市場,獲取高額品牌效益。

  沒有中國隊的世界杯,中國人能够有狂熱的興趣,缺乏中國品牌的市場,中國人也不缺乏消費熱情。這兩個現象有些類似,也有相互的聯繫。在體育與商業聯姻的年代,儘管中國隊未能參加世界杯,中國球迷仍然表現出比較純正的足球情結,但世界杯的主辦方及其參與商家却更多地盯著中國人的錢包,其中一個主要策略就是通過體育運動廣告,試圖在商業品牌上進行壟斷,熱愛足球的中國球迷在喜歡和欣賞那些外國球星的同時,也會潜移默化地加深對球星們所代表的外企品牌的印象。

  沒有中國隊參加的世界杯,中國人祗是在支出,分不到世界杯的利潤,而缺乏中國品牌的消費也祗能讓外企賺個大頭。

  在回國的幾個星期里,我發現,外國品牌在中國的策略已基本成型,無論是汽車,還是成衣、運動鞋、飲料,以及化妝品等,在外國品牌的强攻下,國産品牌大多敗下陣來,或被收購或被徹底趕出市場。更顯外企策略的是,仿冒品牌商品市場一個個關閉,正牌專營店登陸中國市場,我去了一家耐克專營店,商品的價格與美國耐克産品的價格絲毫不差。此外,周圍的親朋也不乏有花幾百元甚至上千元買一雙耐克運動鞋的。我也去了一家在上海灘上的星巴克咖啡館,出乎我意料的是,星巴克咖啡和食品都比美國本土的價格還高,但中國顧客們却在坦然地消費星巴克的咖啡。

  在華燈初上的時候,遊覽于上海人民廣場,我有一種在紐約時代廣場的感覺,站在外灘,我向兩岸望去,最讓我注目的幷非是東邊那些高高矗立的現代鋼筋建築,而是西岸那些重新粉刷過的殖民時期留下的建築,還有那特別顯眼的透亮的外國品牌標誌,這中間似乎有一種特殊的聯繫,折射了西方發達國家從這片土地上要獲得巨大利益的願望。

  在這裡,我絲毫沒有要反對與外企合作,也不是要指責那些對外國品牌著迷的消費者,我要提請注意的是,中國應該有對策去應對外企“兩頭在中國”的策略,也就是說,如何在這個相對公平的全球化競爭的舞台上,多爲中國人爭得一些利益,尤其是要幫助那些提供廉價勞動力的中國人獲得更加公平的收入。

  做同樣的工作,在美國能有比中國多數十倍的收入,原因之一就是美國企業能够既得到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的廉價勞動力,又能從中國人不多的收入中賺到高額的品牌利潤。在今天的中國,仍然有許多勞動者祗能獲得幾百元的月收入,比如在一些內陸的紡織廠里,許多紡織工人仍然是大約400元的月工資,他們的收入也許剛剛祗够吃喝,當然消費不起一件幾百元的耐克短袖衫,外企也從來沒有指望從那些紡織工人身上去取得品牌效益,外企要得到的就是勞動力成本優勢,可中國也有不少人能够喝得起20元一杯的星巴克咖啡,更有少數人能够將中國打造成奢侈品消費大國,外企就可以從這些有能力的消費者身上獲得巨大的品牌效益,這也就是外企産品“兩頭在中國”之策略能够得以初步實現的客觀原因。

  對於如何沖破外國品牌壟斷的局面,途徑其實非常簡單,但執行却極其複雜,打造出中國的品牌就是簡單的途徑,但複雜却是因爲涉及體制、國策、文化等方面的事情。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可能會比較遙遠,尤其是在當今中國企業沉醉于勞動力成本、中國消費者更愛外國品牌的情况下,應對外企“兩頭在中國”的戰略的確是太大的挑戰。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作者袁曉明(高級信息管理咨詢顧問,現居美國)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