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 3 4 5 】 
蕭萬長:兩岸應尋找一種雙方都接受的政治語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5-08-25 15:08:22  



  記者:那麼您覺得陳水扁有沒有動力或壓力去尋找這種政治空間呢?

  蕭萬長:這種政治空間要看兩岸的互動,不祇是陳水扁有沒有動力的問題。大陸跟台灣不同的是,在大陸,很多事情是由上而下,對不對?比如國共兩黨,本來是世仇,是敵對的,但是,大陸現在很務實,一夜之間就說國共要和了,完全就是由上而下;一個政策下來,國民黨的主席、親民黨的主席去,大陸不但可以接受,而且以最高規格接待;大陸的人民不但沒有說不,而且還很歡迎,我可以看得出人民的接受度很高。

  記者:其實大陸人民對國民黨早已沒有仇恨,對台灣人民也沒有仇恨。

  蕭萬長:對。這就是說,時代在變,我們也要實事求是地跟著變,事情才好辦。但是大陸的政策是由上而下,上面一決定就好辦。台灣這邊不一定這樣。在台灣,你此次來訪對台灣的情況很瞭解,有很多東西如果我們覺得對,不一定要政府覺得對才能做,政府過了一段時間也不得不做;如果真正是好的,真正是對的,真正是為了人民的,政府也不得不要配合。也就是說,台灣的政治,台灣政策的形成模式,跟大陸是不同的。

  因此,你剛剛講的,最好就是說阿扁、政府,或者民進黨,有這樣的覺悟。可是他也已經講過,中華民國是最大公約數。在台灣,社會上所謂的意見,意見領袖也好,精英分子也好,知識分子也好,都有責任,創造一個氣氛出來。但我們很怕的是,當我們在創造這樣的氣氛的時候,如果北京那邊來一個不同的聲音,這些氣氛就創造不出來了。

  所以從這裡我就可以說,像這樣的一個東西,也不是說兩邊的政府先談,這是不可能的。今天有一個好處就是,台灣社會的知名人士,就是這些意見領袖、精英分子,跟大陸的精英分子、知識分子,交往很密切,大家用甚麼樣的方式建立一個平台,就這些問題進行討論,討論出一個智慧來的時候,也許就變成兩岸政府不得不接受的意見。這個意見不一定是跟政府唱對台的,而可能是給政府找一個下台階,或者尋找一個出路。

  記者:我能理解您的意思,但現實中我們看到的情況往往不太一樣。比如國親到大陸之後達成的一些共識,雖然這些共識實際上民進黨政府也是在規劃中要做的,但是因為這些共識是大陸與台灣在野黨之間達成,我的感覺是,台灣的政府並沒有把這些共識視為社會意見領袖的意見,或者是一種橋梁,反而把它看作是一種不友善的作為,並且加以抵制和批評。

  蕭萬長:所以我認為,兩岸的問題應該超越黨派,最好少由政黨來主導;兩岸的問題如果要尋求社會的共識,最好不要有太多的政黨參與,因為台灣政黨之間的競爭非常激烈,這種競爭可能使本來是一件好的事情,或者絕對該做的事情,被政黨競爭誤導、扭曲變成不好的事情。因此,不要讓政黨變成主流、主導,而要由台灣的民意,變成主導。當然,民意講起來好象比較空虛、比較抽象,政黨比較實、比較可以有具體的對象,但那個很實際、具體的對象,你很難取捨,很難選擇。如果你選擇甲,就可能得罪乙,得罪丙,這樣反而起了反效果。因此,不如直接訴諸民意。你也應該瞭解,台灣民意也是台灣的意見領袖的意見的綜合體,廣納各種意見領袖的意見,也就形成了民意。

  記者:前面講的都是比較虛的政治問題,那麼對於兩岸經貿關係的處理,您有甚麼特別的看法?

  蕭萬長:如果說政治問題比較虛的話,那麼經濟問題比較實。大陸和台灣都應該瞭解到,兩岸經濟的結合是不可阻擋的趨勢。為甚麼說是不可阻擋的趨勢呢?因為它是由市場的驅動促成的。因此,任何順應市場、有市場誘因的,就應該讓市場機能發揮作用。所謂市場的機能,就是WTO的機能,參照WTO的架構來運作,絕對就好辦。現在兩岸都是WTO的成員,雖然我們不一定要在WTO的架構裡面來談,但祇要我們都有心想要把兩岸的經貿關係往前推,憑良心講,比照WTO的規範來做,就好辦,就沒有困難,不要去考慮到政治的因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