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流連墨海的林明深



  林明深是廣東新會人,其父親、伯父均習一手好書法,是鄉間有名的書法家。受家道熏陶,林明深自幼喜愛涂鴉,常拾路邊的碎磚瓦片,對着墻壁描畫寫字,竟然畫得似模似樣。就這樣,自幼與筆墨結下了不解之緣,走上了艱辛的書藝之路。

  林明深早年畢業於羊城書畫藝校,並進入廣州師範學院書法專業深造。年過半百的林明深,在書法藝術上能達到今天高水平的境界,確實是他數十年來廣收博取、流連墨海、刻苦臨池的結果,他對中國歷代名碑法帖,視爲珍寶,皆潜心去學。不僅臨王羲之《蘭亭序》、《聖教序》、顔真卿《祭侄》、《争座》,也臨《爨寶子》、《張遷碑》、《禮器》、《石門頌》以及米芾、懷素的草書等,每一名碑法帖都認真領悟其用筆、結體、章法這三個書法藝術的基本要素,從而不斷提高自己對綫條、字形、布局謀篇的表現方法,使其書法做到自然順暢,直抒胸臆,高雅傳神,耐人尋味。細品其行書,既有碑的勁挺,又有帖的俊逸,顯示出剛健、沉雄、動勢、灑脱的特點。

  近年他的書法作品在全國及省、市多項書法大賽中獲奬,並被中、外藝術機構及各界名人收藏。旅遊勝地廣東肇慶鼎湖山的慶雲寺碑林、廣州白雲山碑林均刊刻了他的書法作品,廣深高速公路原“白雲隧道”、“廣東國際科技中心”的題名均出自林明深的手筆。2003年《書法導報》爲慶祝建社15週年,向全國征稿《百名書家寫蘭亭》,征得作品近三千件,經過專家嚴格評選,其中入選作品只有195件,林明深亦榜上有名。除此之外,他的硬筆書法亦造詣頗深,出版有《鋼筆書寫藝術》一書。林明深不僅是書法家,而且能詩善畫。他早年的寫生、素描畫,綫條流暢,人像造型準確傳神,早在七十年代初他的一幅反映部隊生活的人物畫就發表於武漢軍區的《戰鬥報》上,受到廣大官兵的喜愛和贊賞。

  由於林明深的書法藝術成就顯著,其名聲遠播,求他寫書法的人越來越多。一位臺灣商人,爲祝賀他的一位老朋友彭得在古稀之年步入政壇,專門請林明深爲其撰寫賀聯並書,林明深即以“彭得”的名字撰寫鶴頂格對聯:“彭門有客山同壽”“得道如君器晚成”。深得受聯者大爲贊賞,爲此臺灣同胞特地送上贊美之詞:“字美意切”,並特地把裱好的對聯拍照後刊登在臺灣的一份頗有影響的大報上,並註明是中國大陸羊城書法家林明深的作品。香港有一位書法愛好者,在朋友家中的大廳裏發現掛有一幅林明深的書法作品,十分贊賞,表示要專門找到林明深,求得他的書法作品。原來此君在内地建有私人别墅。别墅的花園中,以名石雕刻有國内衆多的名家書法,其中有賴少其、費新我、麥華三等。由於他特别欣賞林明深的書法藝術,因此特地邀請林明深爲他書寫古詩、名句,刻於石碑上,共計有六件之多。

  中國書法藝術源遠流長,歷史悠久,爲弘揚傳統文化,促進對外友好交流,林明深曾赴日本、韓國、法國、荷蘭、德國、丹麥、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進行學術交流,其作品多次在國内外展出並獲奬。2003年參加美國西雅圖舉辦《華夏流韵—七月之光》中國名家書畫展,受到好評。

  憑着對書法藝術的執着追求,勤奮加堅毅,以及不懈的努力,可以預祈,林明深會在書法藝術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作者:崔淑玲/李浦榮 作家、藝術評論家)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