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痴情墨海鑄書魂——記書法家徐偉華



  在女書法家徐偉華的書齋裏,書桌上、墻壁上擺放着、高掛着她各種書體的書法作品,這是書齋主人每天墨海臨池的見证。而最引人注目的是當眼處掛着的紅木鏡框鑲嵌着的“痴情墨海鑄書魂”的匾牌,這是著名書法家盧有光爲其書寫的,也是對她幾十年來在書法藝術上執着追求的嘉許。

  徐偉華出身書香門第,父母親均是高級知識分子,酷愛書法,并且是高手。她從小在文化藝術氛圍濃厚的環境裏生活,自然受到熏染,加之她天資聰穎,悟性較高,小小年紀便與書法結下了不解之緣。還是讀小學時便喜歡舞文弄墨,寫得一手好字,老師稱贊她:“書法頗有天才”!她自幼至今近數十年的時間裏,無論炎夏酷暑、寒冬臘月都堅持練字,從不間斷。幾十年來她在努力自學書法理論的同時,遍臨歷代各體碑帖,如王羲之、文征明的行書,顔真卿、歐陽詢、趙孟頫的楷書,米芾、懷素的草書,漢《禮器碑》、魏《張猛龍碑》等各種各帖名碑,尤其對《蘭亭序》情有獨鐘,臨摹研習不下百遍,反復領會其字型結構,學習其瀟灑、俊秀、靈動的基本筆畫。還刻苦臨摹過《石門頌》以及鄭板橋、蘇東坡、柳公權等大書家的筆法,做到以古爲鑒,融諸家書體之精華。不僅如此,徐偉華更注意虚心向當今書法名家學習,她曾得到盧有光、周樹堅等書法家的指點,博取衆家之長,促進自己的書藝。如她寫的行書、草書較好地表達出她豐富情感和靈性意趣以及高雅品味,其中運筆剛柔並舉、剛柔并聯,頓挫有致,粗細協調,墨韵盎然……徐偉華習書體多樣,能楷、隸、行草、篆,尤以隸書與行草見長。其書法作品多次入選省、市乃至全國書法展覽,部份的獲奬作品:1994年“商匯杯”全國名人書畫中秋嘗月會暨書畫大賽優秀奬、1995年“美聯”廣東省青年書法篆刻作品大賽優秀奬、2004年省民政廳老幹部書法大賽優秀奬等。有的書法作品被收入《世界華人書畫篆刻名家大辭典》。她本人亦被中原書畫研究院特聘爲高級書畫師。

  在長期書藝實踐中,徐偉華深切地體會到,作爲一名書法家,不僅是字寫得好,更重要的是必須做到學養兼優。爲此,她常説:書法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瑰寶,要把看似簡單的筆劃組成爲具有藝術性的作品,那可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作爲一名書法家,不但要長期刻苦磨煉,還應該具有豐富的文化内涵與藝術修養。她極爲注重“字”外功夫,以加强文化内涵和學識修養。她遍讀中國四大古典名著:“水滸”、“三國”、“紅樓”、“西游”。並喜愛讀魯迅、錢鐘書的作品。也讀過不少世界名著如《茶花女》、《亂世佳人》、《紅與黑》、《高老頭》、《牛虻》等,故其文學基礎深厚。她在任《嶺南鬆》雜誌副總編輯期間采訪過不少名人:原廣東省委書記寇慶延、原廣州市人大主任賴竹岩、原香港文匯報代總編曾敏之、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田華等等,在采訪、撰寫這些人物專訪的過程中,他們的思想、事迹、經歷、體會等,讓她開闊視野,勝如博覽群書,獲益良多。

  旅遊是徐偉華的一大愛好。西子湖畔的秀美、内蒙古大草原的遼闊、萬泉河的清波、五臺山的佛門聖地、少林寺的碑林……無不使她感到祖國山河壯美,華夏文化博大精深,從中得到啓迪、提昇學養境界。更使她印象深刻的是2004年她與老伴一道赴歐洲七國游,順道看望在法國留學的女兒時,途中她驚喜地發現在歐洲城市的一些中國餐館和某些公共場所裏以中國國粹—書法作品點綴其中。做爲書法家的徐偉華,爲炎黄文化走向世界而感到無比自豪,同時也更激發了她勇攀書法高峰的决心。

  由於長期、豐富的文化積澱與臨池不輟,所以她寫的書法作品以胸中藝術的意念轉於筆端,顯現出章法嚴謹,書體秀美,瀟灑大度,充滿書卷氣。如今徐偉華的書法作品受到人們喜愛,不少書法愛好者向其索要作品,上海松江二中(徐的母校)等單位和一些資深的書畫藝術評論家亦收藏了她的書法作品。

  徐偉華與她的八旬母親同是廣東省書法家協會的會員。爲了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書法藝術發揚光大,代代相傳,她們正在積極籌劃舉辦徐氏三代人的詩書畫印攝影展覽,决心創作出更多書法精品讓人們欣賞。  

  我們對執着追求書法藝術幾十年的徐偉華取得今天的書藝成就,感到由衷的高興,向她表示祝賀。同時,亦期待着這位痴情墨海的書法家,在今後的書法作品中,“鑄造”出更加靈動、更加感人、更具個性的書魂,早日攀上書法藝術的高峰!

  (作者:崔淑玲/李浦榮 作家、藝術評論家)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